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监管期阵痛:证券市场拨乱反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3日 01:53  第一财经日报

  蒋飞

  新世纪的曙光到来时,证券市场依然长夜漫漫。庄家肆意操纵市场,上市公司造假稀松平常,证券公司危如累卵,种种积弊已然发展到极致。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是学者、记者、律师,他们不代表谁的利益,他们代表的是良知与道理。他们的勇气与执着,加上众多普通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促成了证券市场一点一滴的变革。

  基金黑幕

  在发表《基金黑幕》一文之前,《财经》杂志在许多证券行业从业者看来还是一份“外行”刊物。但是这篇报道发表之后,却震动了整个证券市场。

  《基金黑幕》基于一篇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跟踪1999年8月9日至2000年4月28日期间,国内1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22只证券投资基金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大宗股票交易的记录,在客观详尽地分析了它们的操作行为之后,得出了证券投资基金有大量违规、违法操作的结论。

  这一结论是颠覆性的。第一批“老十家”基金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引入机构投资者的一种创新尝试。监管层寄望这批机构投资者能够秉承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理念,改变证券市场短线操作过多的投机氛围。如果报道属实,那么基金在证券市场发挥的稳定作用恐怕要打上问号。

  相关的基金公司立即发表声明,对《财经》杂志的报道予以反驳,一些有影响的市场人士也公开发言,称报道打击面太大,根本上否定了证券投资基金的作用。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舆论拷问的声浪并没有因为基金公司的反驳而停歇。

  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随后表态说,《基金黑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和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欢迎新闻媒体、报章杂志对证券业、证券市场、资本市场进行监督。这次讨论引发的各种意见,对于监管和证券业的成长来讲,都有很多有益的内容。

  尽管《基金黑幕》揭露的问题在当时没有定论,但它却给人们敲响警钟——任何一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如果缺乏有效监管,一经放任自流就会后患无穷。

  银广夏丑闻

  《财经》杂志的另一篇有重大影响的报道是2001年7月的《银广夏陷阱》。这篇报道以海关数据等证据,无可辩驳地揭穿了银广夏财务造假丑闻。

  当时被认为是中国市场“大蓝筹”的银广夏对外宣称,其利润绝大部分来自子公司天津广夏对德国诚信公司出口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产品卵磷脂、生姜精油、桂皮精油等,其毛利率约为10倍。而《财经》杂志记者调查发现了其中四大疑点:

  其一,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朱慎林等专家指出,银广夏使用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的设备即使24小时运转也无法达到其宣称的销售量。其二,天津广夏的产品出口价格高出同类产品价格3~5倍。其三,天津广夏所宣称的某些产品根本不可能由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生产。其四,天津广夏所宣称的德国客户的注册资本只有5万多欧元,但合同总金额高达60亿元人民币,且该企业从未露面。

  最后决定性的证据来自天津海关。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广夏所宣称的产品根本没有出口记录,天津广夏的所有经营业绩是虚构的。

  报道一出,银广夏这个中国市场的“大蓝筹”随即被证监会调查,股价在复牌后一落千丈。银广夏也因此成为内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代名词。

  事发后,银广夏多名高级管理人员被起诉,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被吊销职业资格。通过一些证券维权律师的不懈努力,银广夏的股民终于在2007年打赢了民事官司,获得部分赔偿。

  一个学者的实话

  除了会计与信贷方面的专长之外,刘姝威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一个柔弱的女人。当她收到恐吓信时,是社区片警给她关怀;当她面临官司的时候,是报社记者给她声援。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最终让刘姝威成了柔肩扛道义的巾帼英雄。

  蓝田股份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百分之三百六十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到了2001年,蓝田股份仍在继续它的神话,与此同时,在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工作的刘姝威正在撰写一本《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机缘巧合,刘姝威需要一个现实的例子来对书中的理论进行诠释,正巧撞上蓝田的一份公告。

  刘姝威在研究中发现,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小于1,也就是说,它在一年内难以偿还流动债务;而蓝田的净营运资金是-1.27亿元,这意味着它在一年中有1.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偿还。最后的判断是,蓝田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是一个空壳。

  2001年10月,刘姝威给《金融内参》撰写了一篇600字的短文,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该文本来只供小范围参阅,但却很快导致银行停止向蓝田发放贷款。蓝田公司高管马上找到刘姝威,指责她“把蓝田搞死了”,并在11月以名誉侵权为由把她告上法庭。

  刘姝威较真了。她不顾利益集团的要挟甚至恐吓,一方面向法院交涉,另一方面写出了长达两万字的“蓝田之谜”分析报告,发给全国百余家媒体。

  2002年1月12日,蓝田股份发布公告: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公司10名主要管理人员被拘传。

  否极泰来。从2000年到2004年这5年间,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太多动荡,但是随着银广夏和蓝田造假的查处,证券法规也迅速完善,其标志性事件是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认定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通知。同时,从吕梁的“中科系”,到后来周正毅的“农凯系”和唐氏兄弟的“德隆系”等操纵市场的超级庄家,证券监管部门采取了“雷霆手段”予以查处。而2003年开始的规范治理,则根本上消除了证券业的行业性风险。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这是一场“股市保卫战”的纲领性文件。在清除病灶后,证券市场即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CFP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