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8·10”事件冲击波

  ⊙记者 刘伟 ○编辑 凌云峰 朱建华

  一个偶然事件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一件当时的“坏事”对历史的影响也可能是良性的。

  眼前的这些照片,记述着中国证券市场一段难忘的记忆。人们谁也没想到,就在小平同志南巡并发表著名的“南巡讲话”的半年后,也就是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两年不到的时候,发生了令中央高层极为震动,让中国资本市场经受严重考验的大事,即震惊中外的“深圳8·10”事件。

  坐在面朝深南大道的办公室里,面带沧桑的张威明感慨万千。“18年前的那个傍晚,就在这条道路上,此刻却是人山人海,口号此起彼伏,人群中充斥着愤怒和失望。让他们愤怒和失望的原因是,他们在烈日和暴雨中排了三天两夜的队,却买不到股票。”张威明回忆道。18年前,张威明是国内首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的一名年轻营业部员工。

  抽签表“热度”急升

  虽然在今天的股民们看来,买卖股票只不过是上网敲击键盘或打个电话这么简单而已,但在18年前的8月7日,为了买到股票,股民们却不得不费尽周折先买到抽签表,然后再用中签的抽签表去申购股票。

  “8月10日晚,因为没有买到抽签表,超过万人的队伍打着‘反腐败、反舞弊、要求公正’的标语,沿着深南大道,涌向市政府表达他们的不满。”张威明回忆道,自己当时和营业部的20多名同事,亲身经历了“深圳8·10”事件整个过程。

  同样对此记忆犹新并且至今仍感到后怕的,还有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备者及第一任副总经理禹国刚。他说:“因为当时香港还没回归,如果愤怒的人群冲击一线,那会怎样?而即便是冲进市政府,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啊!”

  “深圳8·10”事件是怎么会发生的呢?禹老回忆道,“1991年深圳发行新股,是使用电脑抽签表这种认购办法。”那一次是空前的成功。但是到了1992年,证券市场的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因为到了后来,炒股赚钱效应迅速扩散,相关信息已传播到省外,甚至全国各地。一时间,大量人群、资金,甚至身份证开始涌向深圳。原先这样的“空城计”怎么还能再搞呢?司马懿肯定会乘虚而入。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时《公告》的方案把所有的底都写了出来——人们可以很容易测算出,投资1000元买10张抽签表,按照10%的中签率,一张中签表可申购1000股新股,转手便可获利万余元。巨大的利益诱惑,吸引了全国各地百万之巨的股民涌入深圳。

  “我们营业部外正好有较大的空地,所以当时排队的人极多。深圳当时很热,各个汗流浃背。为了防止被冲散,这个时候不分男女老少,人们不得不前胸贴后背地紧紧抱住前面一人,全然顾不上酷暑和暴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签表。然而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又因排队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队伍也几度被冲散。维护秩序力量的缺失,使场面逐渐难以控制。”张威明回忆道,“到了后期,我们营业部员工都是在武警保护下,才能行动。”

  事件瞬间爆发

  8月9日清晨8点整,全市300个网点开始在市监察局和工商局工作人员监督下发售抽签表。让排了三天两夜队的股民难以理解的是,一些网点的抽签表很快就发售完毕。数千人的队伍,只有前面几十人买到抽签表。但有的发售点刚宣布卖完抽签表,就有一些“黄牛”手握几十张、上百张的抽签表,以每张700至1000元的价格兜售。人们心中郁积的愤懑可想而知,然而让广大股民愤怒的还不至这些。

  8月10日下午5点整,原定于10日下午6:00的截止收表时间,被推迟到11日中午11:00。这一通告原本是考虑到网点工作人员连夜工作,需要相应的休整后再回收抽签表。但在当时却成了事件暴发的导火索,由失望而至失控的人们断定这个“推迟”是为了给那些舞弊者、走后门手握大量抽签表的人创造方便,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高价卖出手中的抽签表。“走,找政府去请愿,我们要去讨公道。”于是,10日傍晚,先在深南大道的东边,靠东南一带开始,沿着深南大道由东往西走,一路上喊着“我们要股票,要惩治腐败。”人数越聚越多,迅速形成洪流。西头的队伍一听到口号,也向市政府方向聚集。

  当天下午六七点钟的时候,市委书记李灏、市长郑良玉正在迎宾馆接待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一接到汇报后,他们就急忙赶回市政府大楼。但当他们赶到市政府前的岗亭时,情况已经很紧迫。此时市政府前,整个深南大道都聚满了人,游行队伍高喊着“惩治腐败,我们要股票!”。尽管只有区区一百五十米的距离,但已经来不及回到会议室,也不可能再召集别的领导来开会了。于是就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岗亭里,李书记召开现场会。

  “可想而知,在当时这样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还有什么更好的招可使,唯一可使的就是再增发股票。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寅吃卯粮’,提前用掉1993年的发行额度。”禹国刚回忆道。李书记他们当即拟了四项决定:第一,一定要惩治腐败;第二,规劝市民不可冲击市政府;第三,决定再发售500万份抽签表;第四,明天还在原来地点购买。

  一听到又有新股可买,人群哗地散开了,人们又纷纷涌向各个销售点而去。就此,810事件宣告平息。

  这天深夜,李灏书记拨通了中央最高层的电话……

  据事后清查的结果,全市清查出内部截留私买的抽签表达105399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最后,被公开处理的9人,其中7人是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

  冲击波引发的思考

  “深圳8·10”事件既震惊了国内,也震惊了全球。据说当时纽约的主要报刊连着三天转载报道这个事情。从该事件中,人们一方面真切看到和感受到资本流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能量,这种能量既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如果驾驭不当,其巨大的冲击力也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破坏。而年幼的中国股市,无论是管理方式,还是监管体制,在这股巨大的冲击波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深圳8·10”事件对各部门、各级政府领导震动是巨大的。“重大的决策一定要慎重,不能凭老经验、老套做法。‘空城计’诸葛亮也只唱一次,老谱沿袭是不管用的。在丰厚利益诱导下,各种纪律、监察手段都显得很脆弱。”老书记李灏时隔多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良好的愿望并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我们决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仅凭感情、凭经验。

  对于这次事件的教训,正如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贵在市政府工作汇报会上发言所说,“这次新股发行这么大的事,人大、政协,甚至市委都不清楚。如事先能征求这些单位的意见,可能不会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深圳8·10”事件让人们看到建立全国性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资本是跨区域流动的,地方政府管理交易所的模式显然力所不逮。这就直接触发管理层决心加快中国证监的组建。“深圳8·10”事件之后,有关部门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停止了新股发行工作。同时,此事件也导致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也催生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的成立,将整个市场纳入了监管范围,为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起到不可忽略的监管作用。

  事后有人回忆道,“对于中国股市来说该事件可能是痛苦的记忆,但假如没有‘810事件’,中国的股市可能还会多些曲折。18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去那个刚刚诞生的股票市场,这种事件,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必然的产物。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崛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张威明为化名)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