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魏曙光
本报讯 随着国务院调控物价的措施出台,市场预期落地,农产品价格跌势止步。业内人士指出,调控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市场通胀预期,但是农产品价格长期看涨趋势仍在。
周四,随着国务院17日文件的出台,主要是通过行政干预来控制粮食、食用油、糖、棉花和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而市场一直最为担心的价格管制问题也尘埃落定,农产品期货纷纷打开周三的跌停板位置,市场资金出现逢低吸纳,实现了小幅反弹,但整体仍在低位徘徊。
“有关价格管制的传言一直让投资者最为担心,随着政策的出台,市场预期逐渐清晰。”瑞银证券分析师唐志刚认为。政策远比市场预期温和,所以市场出现了反弹。通过自11月8日以来的回调,市场已经消化了对加息、价格控制和降低贷款增长目标等更严厉紧缩措施的预期。因此,在宣布的政策措施比预期温和得多的情况下,市场很有可能作出积极回应。展望后市,市场仍将重点关注通胀话题,而政府控制通胀可能会比目前更困难。
高华证券乔虹认为,这些微观调控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变市场通胀预期。比如在农产品领域,虽然今年秋粮丰收,但近期粮价仍出现上涨,这可能是受到了高通胀预期的影响。
“直接的价格控制,如限价或要求公司进行提价备案等,很可能效果不佳。”乔虹指出,在名义价格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供给方往往可以改变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而政府很难有效的控制这些行为。在供给方不能通过这些方式加价,而又得不到政府适当补偿的情况下还很容易引发供应短缺。如果补偿机制设计不够完善的话,即使供应商获得“足够”的补偿,他们也可能尽量降低供应以获得最大利益。此外,如果不在其他支出领域节流,那么福利支出的增加会为实体经济带来更多流动性,从而加剧通胀压力。
“不少农产品目前现货市场保持坚挺走势,期货价格跌破成本,但继续回调空间有限,中长期依旧向好。”新湖期货分析师吴秋娟认为,我国耕地面积接近可开发极限,而随人口惯性增加带来农产品消费刚性扩张,因此部分农产品进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节点,农产品长期看涨趋势仍在。按新湖期货公司的估测,中国玉米库存及库存消费比已经降至二十年新低且继续下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