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部委酝酿应对高物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7日 04:28  证券日报

  在10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出4.4%的新高之后,通胀成为宏观调控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了解到,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等在内的几大部委纷纷酝酿出台物价调控措施。而有关专家建议,发改委应当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制价格。

   作为价格调控重要部门,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诸项价格调控举措。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 当前经济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显现,能源、原材料以及企业用工、用地、融资和节能减排等成本均呈上升态势,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并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加以解决。

  韩国央行加息25基点至2.5%

   韩国央行周二决定上调基准利率,这是该行今年第二次加息,原因是韩元汇率的跳涨未能阻止通胀率飙升至超出该行的目标上限。

   韩国央行发表声明称,该行决定将其7天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2.5%。彭博社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3名经济学家中,有6人预计该行将会加息0.25个百分点,其余被调查者则预计该行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在此以前,韩国央行在今年7月份决定将其基准利率从2%的历史低点上调25个基点。

   韩国消费者物价的增长速度在上个月超出了韩国央行设定的4%目标上限,因此如果该行推迟加息时间,则将面临着通胀率上升过快的风险。这种形势促使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Kim Choong Soo)追随澳大利亚和印度等亚太国家央行的步伐采取加息措施,原因是这一地区经济复苏的速度要快于美国和欧洲国家。

   ◎ 这一消息加剧A股市场对中国第二次加息的预期,这自然影响着A股市场多头做多底气,故受货币收紧预期影响较大的资源股等品种明显有资金的减持,从而使得昨日沪深两市的压力渐增。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