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奇帆:今后五年重庆GDP有望保持15%左右增长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2日 14:19  新浪财经
黄奇帆:今后五年重庆GDP有望保持15%左右增长率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先生(来源:新浪财经 任倩倩摄)

  10月22日,2010招商证券论坛在中国重庆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新突破 新平衡——增长主题再思辩”,新浪财经图文全程直播本次论坛。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先生在会上就“重庆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主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演讲实录:

  黄奇帆:应大家的邀请,我想借招商证券跟客户经理搞活动的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你们不仅是搞金融的,跟招商证券服务对象有关的客户经理事实上涉及到各类工商企业,各地的工商企业。所以大家到了重庆几百个人了解了一下重庆的情况有好处。

  重庆作为中国内陆的直辖市,正在建设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我们这个城市是一个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的,所以我们推动重庆的发展,有一个城市化、工业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所谓城市化,就是讲重庆这个城市是一个大都市结合的城市群和农村联手发展。大都市就是指重庆的主城现在700万城市人口,可能五年以后会到1000万城市人口,就形成一个超级规模的大城市。因为整个中国目前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就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我们可能就是第六家。另外,重庆不仅有这么一个大城市,周围还有30来家中等的城市,包括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等等各个区县的县城。相当于各个省的地市州这样的城市。然后我们还有上千个各种中心镇,这样就是一个大城市带动一个城市群,再带动上千个中心乡镇和大农村,这样形成一个城市群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有一个工业化的推进,现在重庆是1万亿的工业的发展,1万亿的工业销售,过五年,我自己估计会到2.5万亿,三年就可以翻番,五年时间可以到2.5万亿左右。一体化就是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中,为了避免拉大城乡的差距,贫穷之间的差距拉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拉达,要有一个协调性,这是一个民生和谐的要求。

  这样一个化就是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下,重庆现在的经济发展比较顺。比如今年

  1—9月份GDP增长昨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们是17.1%,在整个中国西部我们排在第一位,增长是最快的。我看了一下周边其他的地方一般在14、15增长,我们在17,应该算是在全国排前三位,西部第一位。重庆这个高增长,还不光是靠投资拉动,实际上它现在的外资是50%的增长,进出口50%的增长,那么财政税收也是50%  的增长,大家想一想,一年涨50%。另外我们的工业销售值,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差不多25%以上,接近30%的增长。银行的贷款、房地产的投资,以及商业零售各种经济指标都是比较高的,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我自己认为,在今后五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在重庆是可能的。

  大家会关心推动重庆高速发展、持续发展、并且发展和谐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我们自己认为,就是围绕着内需发展,围绕着民生改善努力的推进开放、改革和创新。这三个方面,六个字,开放、改革、创新,其实是推动重庆走民生发展道路,走内需发展道路的秘诀。我们说开放有什么秘诀?过去的二三十年沿海一直在开放,现在搞内需,搞西部开发,内陆开发,好象开放不那么重要。其实不对,越西部开发、内陆开发,西部地方的省份比沿海地区要晚开发十年到二十年,晚开放十到二十年,这样我们跟许多世界经济的交流、要素的互动实际上是短缺的。如果我们不补上这一课,我们蒙着头搞内需、搞西部开发,其实会误入歧途的,会钻牛角尖,会闭门造车,不清楚方向的。所以开发和开放,开放高地建设不是为了要资本,要外资的钱,30年前中国开放是为了钱,那时候中国钱少,现在2万亿美元的国家储备,国内的确不差钱。但是我们作为西部的重庆,我们差国际的历史、人才、技术、市场、管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补上开放这一课。

  另一方面,西部开发了,全球又遇到了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更多的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西部开发,而这个时候,你有开放的意思,外国资本会更多的跑到西部来。你主动的迎合上去,正好是加快西部发展的有利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给我们西部开发开放带来的契机。所以恰恰是金融危机的三年,恰恰是整个中国外资投资增长率下降或者不怎么高的三年,恰恰是沿海利用外资开始减少的三年,中国的内陆外资增加了,重庆三年涨6倍,我们07年10亿美元,去年40亿美元,涨4倍,今年再涨50%,到60亿。这个60亿算算数量不多,但是比过去三年前要涨6倍。60亿讲的是到位资本金,算成人民币的话差不多三四百亿。这是资本金的概念,带动的外商外资总投资是上千亿,会促进你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我们估计重庆明年可能就是80亿,到2012年100亿也是正常的。整个十二五期间重庆外资投资500亿,今年100亿,平均五年500亿是可能的。所以开放高地建设这是。另一方面,我们不仅是开放,我们也要走出去,我们现在不差钱,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刚才说的为了五个更开放的意识,国际化的管理,国际集团的管理,国际市场的把握,各种先进技术的掌握等等。我们在这个情况下,也要走出去。我们重庆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差不多有4—5个走出去的项目,包括到巴西买几百万亩耕地种大豆,大豆收获以后运回中国,我们一年要进口上千亿的大豆,与其让它涨价我们吃亏,还不如自己种大豆。所以我们走出去是一个确切的、合理的行动。我们到澳大利亚买的铁矿石,已经发生交易,一年可以为重钢所需要的铁矿石提供保障,而这个价格,因为我自己投资,自己左手卖给右手,成本比国际市场买卖的铁矿石价格至少低50%。第三,我们买来了英国的装备工业,高科技的装备工业买下来以后都归我们,至少让重庆的机电集团、装备工业集团提高十年的水准。第四,我们有企业到加纳去收购了铝矿,启动了氧化铝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加在一起,四五十亿美元。如果我们在一年做四五十亿,以后每年再有这些活儿干,可能五年下来,也有两三百亿美元的海外投资,叫有进有出,这就是开放。

  再一个方面就是和贸易有关,贸易除了一般性的工业企业实物贸易进进出出以外,很重要的就是加工贸易。过去十年二十年,中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到了1.1万亿美元,规模是很大的。上亿的内地劳动力在沿海打工,主要是为加工贸易干活,模式主要是来料加工,原材料资源、原材料零部件在外,运到沿海加工,然后销到世界。这个模式不是很好,因为把原材料、零部件再从沿海运到重庆、四川、陕西,2000公里的路程,物流成本就淹没了一些加工的合理性。所以过去二十年,内陆没有加工贸易。那我们要把沿海加工贸易转移到内陆,只有改变模式,把两头在外变成一头在外一头在内,也就是说把要加工的那个产品的零部件70—80%都放到当地加工生产。把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为一体化的基地,我能够做一体化我就搞,做不成就不搞这种产品的加工贸易。那么重庆按照这个思路,这两年取得了突破。我们跟美国惠普形成了1+3+100的一个集群,1就是惠普,他下单4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单子,3就是富士康、广大、英业达,来加工4000万台,100就是一两百个零部件厂在重庆落户。那么这样就形成了零部件在重庆产,在重庆总装,物流成本、供应链上的零部件的供应成本就比沿海低,这样我们的加工贸易基地就有了生存的条件。国家因此批准了我们两个保税区,给我们提供加工贸易基地的保税业务的发展。因为当你把加工厂放在保税区里,保税区外的一两百个零部件厂作为国内企业,一旦生产出产品运到保税区总装的时候,就算出了海关,就要退税,这样就使零部件的关税成本退下来,可以帮助流转。所以重庆这块的发展,国家也给了很好的政策支持,然后内陆的加工贸易基地模式由此形成。现在四川、陕西、郑州、湖北、湖北的武汉都在推进这个模式。应该说,重庆起了头,中西部一起受益,大家一起共进退,是好事情。

  我们这个地方也不是一个方案,一个盘子做完了就拉倒了。实际上我们除了惠普以外,现在进一步的思科今年四月份也和我们签单,有几百万台的服务器、路由器等等,会有上千亿的销售值在重庆。进一步还有打印机、相机等等其他各种的3G手机等等这一类,现在3G手机和笔记本、平板已经一体了,功能都差不多。整个来说,重庆因为加工贸易而突破,电子信息产业而大发展,这是我说的开放、改革,用改革的方案推动开放的发展,使得整个内陆的内需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的新的拉动力。而且我们这个加工贸易,创汇能力、拉动生产力的能力比沿海强,沿海如果1000亿美元出口,净创汇一般200亿,因为800亿是零部件从国外买来的,是拉动国外的中小企业。但是贸易摩擦很厉害,中国出口1000亿。我们这儿如果1000亿出口,我的零部件80%本地造,我如果1000亿美元出口,有800亿美元的净创汇,拉动的是中国内陆的中小企业,不管民营、国有,总之,拉动的是本地的就业。这个模式更符合中国的实际利益。这是我想讲的第一段,开放,我们要引进来,走出去,要在加工贸易方面、服务贸易方面整体的大发展。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方面,讲一下改革。

  现在的改革其实小平同志说过,是我们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社会制度安排的调整,是体制机制的调整。我们现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在科学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主观想科学发展以外,我们许多体制机制制度安排是原来的体制,不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如果把再制度安排上调整,光主观想搞科学发展,搞不起来的,不能推到底。那么最近这段时间,重庆市委确定了几个重大的、和民生、内需有关的改革,一个就是户籍制度改革,一个是住房制度改革,一个是微型中小企业的体系的一种改革,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讲大概的。住房制度改革本质上是一个双轨制的问题,意思就是说我们过去五十年,计划经济时候完全靠政府造公房分配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事实证明我们五六十岁的人,二三十岁的时候,可能和父母亲住在一起,都是六七人住十来平方米的房子,有这个房子住的还算家庭条件好的。这种体制肯定是要抛弃的。那么最近二十年,完全走市场化,统统的商品房,公房全部低价卖给了原住民。那么新生代统统到市场买房,这么一来,房地产价格也是越炒越高,买不起房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社会最终各种舆论讨论都很混乱,本质上一根经、一根轨道的做法不管市场化还是分配制,要一根轨道满足整个社会不可能。必须双轨制。所以我们提出百分之三四十公租房,保障房,百分之六七十市场化商品房。这样想就要这样干,我们算了一下,1000万城市人口,就要三四百万的人满足公租房。那么我们算了一下,这400多万人里,现在有一些房子,但是房子不够,至少要增加200多万人的房子。那么一个人15平方米,就要3000万,20平方米就要4000万。所以市政府就决定三年里,每年造1000万以上的公租房,三年造3000—4000万,事实上重庆一—8月份开工了12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明年一季度就可以出租给老百姓住。那么这个体系满足百分之三四十,这叫做双轨制。第二,就是三端调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有市场的支撑,市场支撑的房子有税费优惠,高端有遏制,遏制的房子税收要高一点。所以所谓三端调控,背后的工具就是税务。我们对低端有保障,就是我们的整个公租房四个不收,一是公租房的土地是划拨土地,不收出让金,二是公租房的建设过程中不收税,三是公租房也不收配套费,四是公租房造好以后,不会当商品房卖,没有利润。这四个不收就使公租房的成本比同类的商品房的销售价格至少低一半。当然老百姓就容易租得起,租金也相对低下来了。那么中端有市场,有优惠是指中等收入阶层他们是买商品房,他们在市场上买自己住的这一套普通商品房我们要支持,要信贷支持,税收上也要支持。重庆政府这几年一直推动的一个政策,扶助实施的政策,现在也在实施,几年前也在实施,我们没有改变过。就是中等收入家庭、白领或者蓝领家庭买普通商品房按揭贷款根据家庭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地方部分我们补贴给你还安置贷款。这条政策在国外普遍使用,中国目前就重庆在使用,我们也不违规,我们是合情合理的在帮助老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无钱买房的人,公租房帮助。有钱买房,但是不是富裕的,给你一些家庭所得税的返还补助,增加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这是十七大、十六大中央的精神,我们是在具体落实。但是如果是高档商品房,比如比普通商品房价格高很多倍的,比如是别墅,那我们税收交易契税、各种所得税等等各个方面都是按照政府规定的税率当中最高的高限来征收,今后只要国家批准了,会对高端商品房、别墅用房收房产税。房产税是持有环节的税,谁买了这个房子,就要每年按照国家规定的制度安排交税。如果很富裕,占有了很多的资源,别墅的土地资源都是很大的。美国如果是高级别墅、高级公寓,比商品房要高几倍,他的物业税可以达到3%甚至5%的。在美国也是对特别高档的房子、豪华的房子收更高的税。我们中国普遍的房子不收物业税,特别高端的,按国家的规定批准了以后就收。美国是说有的房子都收,但是收得很低,但是高端的要收3—5%。我们低端的不收。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改革,双轨制、三端调控。当然房地产的问题不仅在于这些问题,还包括每年造多少房地产,如果造得太多,泡沫就更多,造少了城市的发育不足,供应不够,不会造成房价的波动。另外也会土地的价格有关,一般房地产的土地楼面地价不要超过房价的1/3,但是如果政府不适当的把土地批租,价格比房价高,那么楼面地价比房价高,等造好的房子,就比当地的现有房子高两三倍都可能。所以这些都是政府调控中,要关注的一些细节上的原则性的问题。

  第二就是我们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是中国城乡统筹,城市均衡发展,城乡均衡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国内改革开放三十年,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社会性的经济问题,它是经济问题,但是又涉及社会面,就是户籍制度改革,这个方面至少认为有三个悖论。第一,一般的国际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它的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它的城乡差距逐渐逐渐缩小,原因很简单,当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城市发展了,但是农村的人口少了,农村的人口少到了只占社会总人口的10%以内的时候,农村的农民所种的地、蔬菜、庄稼粮食要供应的是百分之百的群体的吃喝使用,这个时候它的规模效应使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收入比城市的工人一点不差,城乡差距缩小,接近甚至平衡了,这是城市化的过程。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三十年的城市化过程,城乡差距拉大了。原因是我们的农民进城是农民工,并没有真正成为城市的居民。五年十年二十年,年龄大了又回到农村,还是农村人,农村的人均生产力规模没有扩大。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耕地越搞越少,建设性用地越搞越多,以至于我们国家18亿亩耕地要作为红线,坚决守住,严格控制城市的使用用地。全世界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耕地是在逐渐的增加,因为有一个基本的原理,一个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建设用地占比较多,到了城里高楼大厦,住密集了,资源利用好了,人均城市人口100平方米建设用地,在农村要200多平方米,那么进城过程中,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城里占100,农村退出200,一进一出,耕地会增加,我们没有增加,原因很简单,农民工没有转化为城市居民,所以最后两头占,最后耕地减少了,城市土地越来越紧张。第三,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总之这个社会人群要么城市人,要么农民,我们出现三类,几亿城市人,几亿农民,几亿农民工,这三类人两栖运动,总之社会就不太平了。长此以往,是不合理的,是人权问题。所以重庆启动了一个比较大的农民工的转户,我们从8月份启动到现在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目前每天800多个派出所的转户的点每天一个地方转10人左右,800个点就七八千人,一个月三十天,大概可以转20多万。我们的目标就是一年多的时间,十几个月,转300万。我也不希望几十万人排队,而是一个非常有序的,每天正常进展,农民工高高兴兴的转户。大家也有担心,农民进城以后,没有工作,吃低保,财政受得了吗?我们其实没有把农民农转非,我们是把在城里工作了五年的农民工,本来很有工作岗位基础的,转化为城市居民,不存在流离失所的问题。而且我们的城市在扩大,就业在扩大,经济规模在扩大,就业岗位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农民会到城里打工。到城里打工的农民过年五年以后,我们又把他转到城里。又有人说,搞这件事是不是想要农民的土地。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想法,我们过去想要地,农转非,城市发展到哪里,公路修到哪里,征了农民的地,就农转非。我们现在的概念,农民工是以他的青春和劳动力,以及有效的就业岗位获得了城市居民的待遇。只有这个前提,没有任何别的理由。所谓条件,就是有三五年这样的工作状态,就让你转。比如把几十万农民的小孩,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农民小孩能够成为城市居民,只有考大学,考上清华入学这一天,农民的小孩就转为城市户口。但是我们中专生、大专生不转,一个中专生毕业以后在城市里还是农民,他们的待遇比城市人要低,我们现在让全市60多万中专学生中,40多万农民的小孩转为城市居民,他们没有地,他们现在20岁不到。所以我们不想要他们的地,他们有青春,有劳动力就行。第二,如果外地人到重庆,比如四川人,他在重庆工作五年,照样转,他们即使有地的问题,也是和四川讨论,与我们无关。对我们来说,不分南北,就地转户。这是第二个概念。另外,我们这次的300万人有100万人是25岁以下的农民工,他们即使是农民工,他们在农村也没有土地资源,承包地和他们也没有关系,当时他们还没有出生。总的意思我们这次不是以土地作为条件帮他们转户。这件事现在比较正常的在运转,当然农民工进城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我刚才说了,理论上这个地区转户是要有资金的,跟现金流直接有关的一个农民工十来年,社会出现的现金流的成本会达到六到七万,和老百姓不发生现金流,但是和这个社会我们说基础设施、城市道路的各种扩张相关的,一个人至少有四万。所以其实这300万人进来,就可能涉及到3000亿。那么城市基础扩张,不就是城市化过程中启动内需的必然的前提和目标吗?那么那六七万现金流的问题,也不是政府拿六七万,其实企业、社会要拿3/4,和政府相关的不到1/ 4。所以这件事,我们平衡得比较合理。这件事还在进展当中,我们会很努力、很诚心的把这件事做好,为重庆的城乡统筹做推动,一个可以启动内需,变成城市居民的农民,他的消费力比原来的农民工状态消费每年至少涨几倍。第二,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提高创造条件。当人口减少了几百万以后,重庆原来的农民人均的占地规模或者资源处置能力就会成倍的扩大,那么留在农村的农民收入也会增加。第三,实现城乡要素资源的流转。总体来说,这也是一个重大改革。

  第三个改革就是民生的改革,微型企业。我们中国计划经济下,一般有大企业,大中型企业或者规模以上企业,有一个叫法是中小企业,再往下就是个体户,缺乏一个微型企业的层面。我们把微型企业的层面锁定在几个人,十来个人左右,资本金几万元到十万元、二十万元。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大企业要解决的是工人的待遇,他有能力和国有企业一样做任何事,门槛要同等,这是关键,其他都是没有必要太多的优惠。中小企业要解决的是融资难,他的关键在这里。微型企业要解决的是资本金,因为很多的草根阶层、低收入群体有一技之长,想搞一个企业,缺乏资本金,没有注册资本条件,就无法做企业。那么重庆政府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最近做了一项改革,任何人不管是大学生、教师、还是文化工作人员,还是民间的下岗工人、农民工,只要注册一个微型企业,摆一个摊点卖食品,还是做鞋子,开小商店、咖啡馆,只要搞微型企业,就我们说的十万二十万资本金以外,十个人二十个人的小企业,只要创业,工商登记注册的时候,你如果出了十万,我就补助你三到五万的资本金,我不跟你合资,我送你钱。如果有两万个这样的企业诞生,假如他们拿了20亿资本金,那么市政府就补助10亿,他们就变30亿,这是一个资本补助。第二,这样一来,许多的民间想政府可以给我5万,就跟兄弟朋友借10万,可以这样,但是借了以后,你不能我的5万到了,你又抽逃掉资本金,这不行。另外,我们同银行合作,帮助你一比一的贷款,政府信用担保,由担保公司担保。第三,在你经营的过程中,可以由一个资本金的税收优惠。意思是你拿了10万做资本金,一年如果有10万的税收能够交出来,我就把这10万全部退给你,半年如果有有10万,就半年退,如果三年才有10万,就三年退,这和你自己的运作和努力有关。这样一来,一个资本金,政府退税退了一个资本金,贷款贷了一个资本金,补助了半个,实际上最后得到的10万,就变成了三十四万,把你催化起来了。如果有5万个这样的企业成功了,带动的是100万人就业。这是千家万户群众的运动,这样搞了以后,可能过几年,这一批微型企业里就出现一大批中小企业,说不定十年以后,还冒出几个大型企业。这是讲改革。其实改革和民生有许多重大制度,这都是制度安排,观念上要根本的调整。但是这种改革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第三,创新,创新要根据市场的潮流,看看我们原有的政府规章或者制度安排,或者国家的有关规定不符合潮流,那么你就对他进行改动,做一些创新。通过这种创新,它不是一个体制机制改革,可能就是一个章法的改革,但是这么一改以后,无中生有的一大块资源就拿到你手中。其实我们刚才说的大规模的惠普的加工贸易基地,创新就是把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一体化,两头在外变成一头在外一头在内,无非是这个方面有一个创新,一下就改变了这个模式,产生了几千亿上万亿经济规模的产业链。那么我们最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中国沿海的加工贸易这十二十年,有1万多亿美元,但是结算在哪里?大家有时候想一个企业在哪里结算,这是传统的概念。一个工厂采购原材料、加工、销售,当然就在他公司总部的会计室里进行结算,这是传统的工厂。加工贸易由品牌商下单子,由代工商做产品,由零部件厂供应,然后物流企业帮助川流不息的穿线,还有最终的百货商店把品牌商从代工商这里拿到的商品销售到老百姓手中,这是几百个上千个企业在半个地球上活动,点对点发生结算,那很不合理,所以叫做离岸金融。两头在外,所有的活动都在外边,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在哪里?都在海外。那么1000亿美元的结算过程有几十亿的税,服务费,以及白领的收入。这个好处都流到了海外,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三头在外,销售、零部件制造、结算都在外。重庆搞了一个创新,把重庆这个加工贸易的基地的结算搞到了重庆,从境外搬到了重庆,而且不仅是重庆的加工结算在重庆,整个企业的中国的结算、亚洲结算,亚洲结算本来在海外,都搬到了重庆。一年可以有上千亿美元,我们的目标是三年以后,重庆争取搞2000亿—3000亿加工贸易的结算,哪怕不是我们加工,是我们中国沿海加工的,但是他们现在的结算都在海外,我们争取把它搞到重庆结算。这个概念是服务贸易的发展,是数据处理的发展,是高级白领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实际上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是手心手背的关系,是一体化发展。这里要有创新,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在中国国内结算,我们以前有一个法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离岸金融帐户,那么我们这个帐户就是离岸金融,要设在重庆。如果这个规则不创新,按老皇历办事,不能与时俱进,就把这1000亿美元的结算弄到外边。所以我们就修改了这个规则。有时候修改的一个规则是很细节上的一个小规则,但是这个小规则是一个大发动机,这个地方一动,每年拿几十亿的税就来了,否则连一个送你税的帐户都开不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制度安排是要调整的。再比如我们的银行,以前因为计划经济的时候,所有的银行不做离岸金融,所以我们的银行是没有离岸金融业务的,1998年,中国第一个离岸金融业务是招商银行,就是我们今天招商证券的兄弟单位,那是在深圳98年开始。现在我有1000亿美元的离岸金融业务要处理,我们的银行没有这个业务。是不是该与时俱进?给他们这种业务功能呢?中国的银行已经扩大到了这样的规模,必须要有,那就要改革。所以我们跟中央首长汇报了这个事,得到了支持,中央有关部门、银监会、人民银行都支持,现在已经赋予我们一些国家的主力银行离岸金融业务,重庆的这些业务,就可以一起做了。这都叫改革创新。

  那么再比如我们最近又在研究一件事,刚才说的是加工贸易离岸金融服务的结算问题,进一步的是电子商务的金融结算。那么这个结算大家知道,电子商务再通过网站这些就可以成交,成绩以后,我这边付钱要付给一个结算单位,那边收到钱以后,要有邮包公司把这个货寄给你。中国都是用人民币结算,电子商务中,还有很多虚拟的产品,一个美国人在打游戏机,要战争的游戏,要消耗1000元坦克,坦克从哪里来?通过中国的游戏网络上的软件开发人员或者没事干的在网上玩的小朋友,就帮你造坦克,哪怕1元一个,也是1000美元。那么这个事情怎么付费,怎么论证?一大堆,海关每一单都要搞,外管局每一单都要核,就很麻烦,如果不管不核,最后变成境外人民币市场灰色市场的买卖。所以这件事,同样有一个结算问题。这就要创新。小单怎么变大单,事前怎么变事后,50万美元一个实物贸易,可以有合同,可以事前监管、核定和审批,电子商务都是事后才能管的,事前管了,就不做这个买卖了,一想到要办手续,就不买了,到商店买还简单一些。这个要创新。如果实物贸易是1万亿美元,加工贸易也是1万亿美元,现在变成商务在中国国际的这种电子商务是几百亿美元,五年以后就是几千亿,十年以后我相信会达到1万亿,因为每年要涨60%。这么一个事情,这么一个业务量,重庆就要在这上面努力,力争使重庆成为电子商务国际交流的结算中心。

  那么如果把这件事搞起来,重庆看起来在内陆,因为都是电讯传输,我们力争成为中国内陆的国际经济中的一些结算中心。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创新来实现重庆的内陆金融中心。当然金融中心不仅是这些内容,还有银行证券保险,还用各种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各种各样的要素市场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创新去努力把它搞好。

  以上这些都是我由于时间关系,从比较概括的角度讲我们的开放、改革和创新中的一些事情。让大家了解重庆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关键一句话,就是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的贯彻到实处,贯彻到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去,而这个贯彻的过程,除了主观要认真以外,还要通过改革、创新、开放的手段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转变我们的增长方式,以民生为导向,来推动持久的内需发展,最终使重庆发展得更好。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