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E腐败之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4日 01: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汤池 上海报道

  这个市场很疯狂。从国信证券李绍武案引起人们对“保荐+直投”模式的质疑,到形形色色与拟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突击入股”的传闻为千夫所指,“PE腐败”成了一个敏感而特殊的词汇。

  利用种种人际关系和职务便利在Pre-IPO之前获取突击入股的机会,从而在上市之后退出获取暴利,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在上市机会相对稀缺的情况下,也妨碍了国内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一些存在问题的公司通过包装上市,更是严重损害了广大股民的利益。

  一位投行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不择手段地牟取个人利益是导致一切PE腐败的根源,现阶段的PE腐败和PE机构、保荐人以及其他中介机构参与者的个人利益紧密相关。”

  该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坦言,“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恰好有一个能顺手‘捞一把’的便利,如果没有严格的法规屏障,谁敢保证自觉做到洁身自好、大公无私?何况是像保荐代表人这样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这不禁使人联想起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警句,“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

  业内人士反映,除了保荐人等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违规现象,一些“不规范”的PE机构事实上也对PE腐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你们公司保荐人找好了吗?我们是LP(有限合伙人,一般有资金实力),想想办法帮我‘搞定’你们老总,只要能让我们入股,少不了你的‘好处’。”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国内一些项目对接会上,常常会有这类让人大跌眼镜的“LP”,他们直接承诺个人利益,似乎只要能够“捞一把”,合不合法并不重要。

  贝祥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双镕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PE机构来‘搭讪’,接触下来,才发现他们的理念和操作手法都很不专业,有的机构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但也声称从事PE业务。”双镕清表示,一个专业的PE,应该有规范的投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靠歪门邪道、投机取巧。

  亚商资本董事长陈琦伟教授表示,“PE行业本身是没有什么道德高低,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现在的全民PE乱象。大浪淘沙始见金,PE行业必然面临一次重新洗牌,PE/VC里面应该出现一批有品牌的、注重自身社会价值的行业领头者。”

  韬睿惠悦中国区投资咨询部总经理冼懿敏也表示,PE从投入到退出的过程中,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俗话说“魔鬼在细节里”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事物‘热’过头都会有问题。‘全民PE’潮是‘什么赚钱做什么’的思维产物,并不代表中国的PE行业已成熟到‘人人都能做’的地步。很多拔地而起的PE基金并非出自专业的PE投资人。在这个风险大失败率高的行业,那些‘靠关系捞一把’的现象显然是不能长久的。”

  冼懿敏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投资者经验的提升,行业内技能的分化会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势必会淘汰那些随波逐流、唯利是图,缺乏竞争力的PE机构。而那些可能有意识地不断成长、厘清自身竞争优势、构建专业团队,才能成功立足于这个新兴行业。“我相信3到5年后,现有PE机构中的三分之二都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到那时,PE这碗‘水’才会‘更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