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文
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必将载入中国金融史册的并购案。
深发展和平安银行的整合大幕徐徐拉开。它不仅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银行整合案,也是中国第一次打造控股相当规模的银行和保险业务的金融控股集团。在这场纠葛多年终成正果的“平深恋”中,以下几个关键人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共同书写了这段历史。
马明哲
中国平安董事长,他打造金融控股集团的梦想十多年来从未放弃。早在平安还只是一家保险公司时,他就正式启动建立了金融控股架构的计划。用了十年时间,马明哲完成了产险、寿险、证券、信托多元金融业务的布局。然而,在他的大金融帝国版图里,还独缺银行一块。
马明哲顺利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失意于广发行竞购,最终成功控股深圳市商业银行并将其与福建亚洲银行合并为平安银行之后,该出手时就出手,用优厚的条件终于在2009年6月从新桥投资手里拿到了深发展这张让他梦寐以求的全国银行牌照。中国平安计划用八到十年时间,实现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盈利“三足鼎立”的格局。正是马明哲的不放弃,才生成今日的“平深恋”,随着两行整合的开始,他的金融帝国梦想才正式起航。
单伟健
一个喜欢“虎口夺食”的财务投资者。作为新桥投资曾经的合伙人,单伟健擅长的是低价收购“问题”公司,精心“修理”一番后再高价卖出,韩国第一银行并购案就出自他的手笔。经过在亚洲长时间的寻找和考察,单伟健选择了当时经营陷入困境的深发展,并最终于2004年让新桥投资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在中国创造了外资控股中资银行的先例。
投资深发展的过程中,单伟健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在不断接触“下家”。正因为新桥投资的退出才给“平深恋”可能。对中国平安接手深发展,单伟健认为是“可遇不可求”。
法兰克·纽曼
这位已经68岁的美国绅士,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担任深发展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任命于危难之时,开创了老外担任中资银行“一把手”的先例。多年来,深发展屡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成,资本充足问题成为套在脖子上的枷锁。在纽曼的带领下,深发展用自己超常的盈利能力,逐步解决了资本问题,并解决了两百多亿元不良贷款。正是这位被称为“银行修理大师”的美国前副财长,用他魔术师一般的力量,让深发展焕然一新,从而吸引了中国平安等一批优秀买家。
肖遂宁
“八年”这个数字足以说明他和深发展的关系。八年前,他以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的身份,在新桥投资收购深发展的谈判中担任深圳方首席谈判代表。并最终于2007年2月,进入深发展担任行长。此时,深发展行长一职已空缺一年,纽曼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和纽曼一起,在过去的几年里率领深发展飞速前进,如今他以董事长身份继续留在深发展,在“平深恋”的整合中起着关键作用。他对深发展的“知根知底”、在高管团队中的领导力和凝聚力,以及他在金融领域纵横数十年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推动“平深恋”尽快开花结果。
理查德·杰克逊
继纽曼之后在深圳的另一个“老外”行长。2005年10月,理查德·杰克逊从花旗来到平安,并于2007年4月出任深圳市商业银行(现平安银行)行长。他在花旗度过了20年,是个经验丰富的银行家。在他的带领下,平安银行逐步确立了向零售银行、中小企业和信用卡三大战略业务转型的目标,并在短短两到三年内,顺利完成内部重组,建立起新的管理架构体系和风险管理体制。
他还用自己的活力和创新精神,带领着平安银行充分利用中国平安的综合化经营优势,摸索着构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和交叉销售模式。这也是中国平安打造金融集团的终极梦想。如今,理查德·杰克逊已出任深发展代理行长一职,在平安银行获取的成功经验必将很快复制到深发展上,以完成马明哲提出的“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综合服务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