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谊兄弟:票房证明一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00:05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 记者 魏靖

  120

  2010-8-30

  《唐山大地震》的热映,是华谊兄弟公司产品有品质保证的最新例证。

  早在2009年6月,冯小刚在华谊兄弟与美国IMAX的签约仪式上宣布《唐》的票房目标是5亿元,由于当时电影还没有拍完,现场的影片大投资方唐山市政府对此深感不安,但结果是,自该影片上映以来,目前票房已经过6亿。

  “关键是把握住了观众的脉,操作层面娴熟,票房是在意料之中。”凤凰电视台节目制作人郭奎永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唐山市政府、华谊兄弟、中影集团对《唐》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0%、45%和5%,华谊兄弟负责影片的制作和商业运作,其娴熟的商业运作经验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唐》最成功的是营销宣传,定在7月暑期档,规避了进口大片,并有4000块银幕支持,前三周的票房占了70%。”艺恩咨询副总裁郜寿智向记者如此分析。

  中投证券分析师冷星星认为,影片的优异的项目运营能力,特别是工作室模式,以及较强的造星用星能力一直是华谊兄弟的制胜法宝。

  另外,华谊兄弟也能够大胆尝试,开政府投资为主,捆绑商业资金和团队的先河,与美国IMAX公司合作,海内外发行。

  在电影行业的价值链中,一般情况下,制片方能够从票房中分到40%的收益,其余为发行方和院线所得。也就是说,当票房为投资的2.5倍以上时,制片方才能收回成本开始盈利。以这个公式计算,总投资1.2亿的《唐》实现超过6亿的票房足以使华谊兄弟实现全年盈利。

  华谊兄弟通过在中国娱乐产业链长期耕耘,已经逐步形成了好莱坞式产业链商业模式,冷星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是高投资高票房,以电影作为火车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然后是成熟完整的产业运作体系。”

  华谊上半年通过收购华谊音乐、掌趣科技部分股份,以及参股北京新影联,投资影院,形成了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包括制片、发行、放映、明星经纪、广告业、唱片业,甚至游戏业等,这已经大大超越了背靠广电资源的国内其他竞争对手。

  “操作手法,包括产业链战略都可以复制,但是人不能复制,我们投资主要是看团队,人力资源在文化产业行业是决定性因素。”中盛投资董事总经理苗兴东表示,“很看好华谊兄弟,有品牌,推机制,中国市场不缺人才,缺的是成熟的市场机制。”

  华谊兄弟员工持股超过总股本的20%,并从冯小刚开始最早接受低端论证。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军表示,“低端论证就是即将拍摄的电影必须经过院线排映者、影院经理、售票员,特别是观众代表的认可。”

  在产业链和人才战略上长远布局的华谊兄弟其实也是在解决自身过度依赖品牌导演的问题,不过这需要一个并不短的过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