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政府力挺银行融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0日 00:02  投资者报

  《经济学人》专稿

  为了支持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去年中国的银行已经竭尽最大努力履行他们的职责。

  2009年,人民币贷款增速达到32%,其中,中长期贷款增速也明显高于总贷款增速。而今年人民币贷款增速基本上保持在18%的健康水平。在经过去年银行对中国政府的支持之后,如今的中国政府也开始站在银行的立场之上。

  银行竞购汇金债券

  近日,内地媒体的报道令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恐慌。报道指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简称中投,CIC)旗下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以下称“汇金”)将于8月24日开始发行一系列债券,以筹集资金。

  据了解,短期希望筹得的资金数为1875亿人民币(约280亿美元),中国国有控股公司未来在这方面的需求很大。由于中国的银行希望维持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并控制不良贷款,因此所筹集的资金未来也将给银行提供有力支持。

  于是交易便从中国政府其中的一个分支开始发行债券,第二个分支提供资金,而第三分支使用资金,这就是人们所谓的“公平”。而反过来,允许银行给公司提供信贷资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多人都想知道,中国各家银行是否会购买汇金公司发行的债券,但如果中国政府采取以上的措施,俨然是一个完美的循环。

  而根据汇金首次市场化债券发行情况来看,中国各家银行均表现出了十足的热情,24日除了招标400亿元发行规模获较高超额认购倍数外,仅有的140亿元追加发行额竟然吸引了3000亿元资金蜂拥而上。首批7年期和20年期各200亿元债券的中标利率分别为3.16%和4.05%,中标利率低于预期。

  而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对于汇金公司发行债券的回应来看,他们并没有以规避关联交易为由不予参与,而是积极参与汇金公司债券的认购。

  实际上,汇金公司本次发债的用途之一便是参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配股融资,未来也会将发债资金用于购买包括三大行在内的股份。换句话说,三大行此次参与汇金公司债券认购,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己向自己注资”的行为。

  所以,中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已经完全打消了市场人士做选择题的顾虑,转而变成一个更为直接的蓝图。换句话说,就是在上海和香港通过一系列债券的发行筹集最高至200亿美元。

  中国银行业贷款结构悄然生变

  然而,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该计划的实行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的确,7月份,中国农业银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IPO,而8月18日,中国光大银行也登陆中国A股市场。

  未来可能更多银行还有出台融资计划。而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却是越来越不稳定。部分银行家认为,这种不稳定性将越来越严重。更为重要的是,有迹象显示大型银行将面临贷款报废的风险。

  7月份,中国银监会对银行进行房价下跌60%压力测试,以评估房价下跌带来的影响。中国媒体因此指出,由中国政府担保的贷款可能存在潜在损失的可能。大部分报道称,该类贷款金额高达7.7万亿人民币,占贷款总数的17%。其中,大约1/4的贷款被认为与相关项目绑定,项目中有充足的现金流以提供资金偿还,而另一部分将能在项目中获得足够收益。

  不过这也使得未来一个季度的还款前景不容乐观。据了解,银行目前正在增强资金储备,贷款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

  实际上,中国一直在经历这一过程,10年前当不良贷款占银行资产比例达到10%时,中国政府按照面值将其打包购买之后转给特殊的基金管理公司。然而那个时候,银行资产明确国有,而现在,银行已经引入外部投资者,并且将定期披露资产状况。这一切的一切,也将会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中国银行的状况似乎比看起来更为糟糕,但是这并不会对投资者构成影响。

  从市值来看,他们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是他们的股票却以较低的价格进行交易,其价格远远小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那些规模较小而有着良好增长潜能的银行。

  这些较为温和的估值以及中国政府对银行业的大力支持,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内地银行仍然可以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花旗集团驻香港的分析师Simon Ho指出,中国的银行从上市筹得的资金中,预计将有60亿至70亿元的资金来自于非中国投资者。

  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下去,资本结构调整对于银行体系来说将带来杠杆性的影响。政府能控制的某些资产实际上对于另一方来讲便是负债,正是这样的相对性,使得一切变得更为有利可图。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