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苗燕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苗燕 ○编辑 朱绍勇
“我们并没有想过要成为全球最大的IPO,这并不是最初的目标”。农行一位高层人士日前首次对外讲述了农行上市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农行在此次上市过程中追求的,是一份优质的股东名册、一个投资者与发行人双赢的结果和发行过程中的制度创新。然而,随着农行超额配售选择权的行使完毕,农行“被动”地成为全球最大IPO。
真正行使“绿鞋”机制
工行上市时也曾预设了“绿鞋”机制,但由于当时的市场情况较好,工行在最终发行时,并未启动“绿鞋”。所以从真正行使“绿鞋”机制这点来说,农行才是A股IPO中,首个真正使用护盘资金的。不仅如此,农行在行使“绿鞋”的过程中,还借鉴了国际惯用的“刷新”制度(Refresh)。
据介绍,所谓刷新制度,就是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将股票买入后,可以再卖出。可以进行反复的操作。其中产生的价差归投资者保护基金所有,从而避免操纵。“我们这次使用了这个制度,这也说明我们的监管制度在大大向国际接轨”,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据了解,由于证监会并未对绿鞋规则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制度创新过程中,需要将详细的操作规程上报证监会。而据透露,将于8月18日上市的光大银行也将复制这项“刷新”制度。
给股票后市留有空间
在农行上市的过程中,关于定价的争论是最多的。市场曾经不断传出各个版本的农行价格底线。“在这次上市过程中,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投资者和发行人的双赢”,消息人士透露,“这也暗含了农行不可能采取特别极端的定价方式。”
该位人士表示,首先,农行需要给股票留一个后市表现的机会;另外,银行是一个消耗资本比较大的行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不是圈钱。但银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未来还会有再融资的需求。“如果极端定价,一旦市场环境不支持,或者后市表现不好,就会对未来的再融资带来一系列的影响”,该人士指出。目前,工行、建行、中行等都在筹划再融资,未来农行迟早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差异化定价推进发行模式进步
尽管看似与当年工行、中信银行的A+H上市类似,但事实上,农行此次的A+H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制度创新,并以此保证了融资的最高效率。
据介绍,此次农行上市事实上属于先A后H的模式,比工行和中信银行的A+H模式更向前推了一步。而最大差异性,就表现在定价上。
由于当时的A股市场与H股市场的环境均不错,所以工行选择了A+H同步同价的发行方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同时路演、同时簿记、同时定价、统一价格”。但此次农行采取的是“同时路演,同时簿记,差异化定价”的方式。
消息人士指出,如果A股和H股同一价格,不是定最高,就是定最低。但农行这次是根据两个市场的需求状况,各自来进行定价。这是保证融资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他指出,这种制度创新对于未来企业的两地发行,有复制作用。
而此次定价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定价是在北京完成的。此前,其他A+H上市的银行,都是在美国完成定价的。不仅程序增多,三地连线也令过程十分不方便。有中资机构的券商人士指出,能够在北京定价,也反应了承销商越来越尊重发行人,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公司的地位在上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