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CPI主要受临时短期因素扰动,变动幅度未超出社会预期
□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3日表示,综合考虑今年以来灾害性天气频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季节性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3季度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新涨价因素将继续增强,但考虑到翘尾因素影响逐月下降,预计CPI同比涨幅将在7月份3.3%的涨幅水平上下略有波动。
发展改革委13日发布的《7月份价格形势分析报告》指出,7月份,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3.3%,环比上升0.4%,1—7月份平均上升2.7%。
《报告》强调:“应该看到,7月份CPI的小幅上升主要是受临时短期因素的扰动,其变动幅度并没有超出社会预期。”
在谈到猪肉价格涨幅明显时,《报告》指出,随着政府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多次收储冻猪肉政策成效的逐渐显现,6月初生猪价格止跌回升,7月份以来涨幅明显。“生猪、猪肉价格上涨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其目的是防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挫伤养殖户积极性,导致后期生猪价格过度上涨。”
此外,受多省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7月份蔬菜价格止跌回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鲜菜价格环比上涨4.3%。与6月中旬相比,8月2日至8日主要大中城市大蒜平均批发价格涨幅高达46.4%。
在谈到粮食问题时,发展改革委指出,受俄罗斯等国持续干旱、俄罗斯宣布限制粮食出口等因素的影响,7月份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止跌回升,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但仍明显低于国内价格水平。
根据《报告》,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现货)价格比国内批发价每吨分别低763元、1005元和813元;越南、泰国大米现货FOB价(离岸价)分别比国内品质相近的晚籼米、粳米批发价格每吨低692元和695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