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 萌
自《证券日报》7月20日C1版《皇明“偷税门”迷雾重重》报道刊出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内,有众多皇明经销商向记者反映,曾经被皇明太阳能集团“忽悠”过。
“现在,感觉有些有口难言。”一位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而这“有口难言”又是从何而来呢?
经过《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及搜集资料,发现不少经销商指皇明“店大欺客”。
若将经销商抱怨的问题归结起来,包括:不给经销商开发票、捆绑销售、售后返款、未兑现承诺的广告费用、转移库存销售方式使经销商不能脱身、在经销商提出不做皇明太阳能产品后不退货款及保证金等“六大问题”。
不给经销商开发票
在《证券日报》记者调查皇明太阳能是否存在经销商指出的所谓“六大问题”时,一篇题为《皇明经销商的噩梦》的博文,特别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该博文提到,大连某经销商自2007年9月至2009年,进的货大约价值近50万元,但是皇明太阳能下属亿家能公司,没有给经销商开发票。皇明亿家能公司每次来人,经销商均提出票据问题,但被各种理由“搪塞”。所以,直至2009年,皇明亿家能公司都没有给该经销商开过发票。经该经销商询问其他几家经销商时,被告知,其他几家经销商也存在皇明亿家能公司没有开过发票的情况。
别的地区几位经销商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皇明不开发票的情况确实存在。而曾经在各大媒体行被渲染的沸沸扬扬的“皇明偷税门”事件,也是由皇明太阳能没有给经销商开发票而闹出的。
捆绑销售隐性侵害净销售
在联系《证券日报》记者的经销商中,有的向记者反映,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不做皇明的产品了,其原因之一就是,皇明对经销商施行配件捆绑销售的做法。
“我们本来对皇明的配件捆绑销售本身就有很大意见,这些配件中有些配件价格高且不说,关键是卖不出去。比如:外丝球阀和淋浴器,装一个外丝球阀需要两个内丝铝塑管直接,这无形加大了成本,让本已价格偏贵的皇明太阳能热水器更贵了。”有经销商向记者如是反映。
据称,有经销商自2007年9月开始做亿家能热水器,第一批货金是50台“新一代”和20台“热尊”,而皇明亿家能公司沈阳办事处强制捆绑了30快“视窗”(每台158元)、20块“二型表”(每块360元),每台机器还要捆绑216元配件,而且运费很高。
该经销商表示,原合同中招商业务经理和他讲,每台机器的利润可达40%,但是最后售出时,每台利润只在15%左右,其中还不包括日常费用,最终,导致了该经销商在一年中卖了150多台太阳能,却赔了近50-60万元。
记者想根据博文中留的电话找到上述经销商,但据接听电话的人告知,该经销商目前已经不再国内,所以无法取得联系。
售后返款难取得
更有经销商对《证券日报》记者提出,皇明在经销多年里,售后返款难的问题比较严重。
“我经营了十年皇明的产品,单就售后返款这一项,皇明就从来没有兑现过,并且我们地区的经销商也很少有能拿到的。”一家皇明太阳能经销商向记者表示。
“皇明总是以拍摄问题产品照片不合格,或其它问题为理由,扣押、延迟不付给经销商售后返款。现在拿到售后返款的经销商在我们这个地区寥寥无几,或者是有的经销商虽然拿到了售后返款,却不是全额。我们卖了东西,出现了质量问题,用户找上门了,要求退货,我们这里已经退货了,但皇明不给我们售后返款,这生意怎么做?”上述经销商告诉记者。
还有经销商说到:“有些时候,我们推出促销活动,皇明曾经承诺过,促销活动的费用由公司支付,但是到现在还有部分没有兑现。”
在记者采访的多家经销商中,向记者反映上述情况的不在少数。
广告费用报销非常难
“原来,在我们和皇明协商经销其产品的时候,皇明曾经承诺过我们能够报销广告费用,但是,直到我们不做皇明的产品了,这广告费用还有一部分没有拿到。”有经销商带着无奈的语气对记者说。
该经销商向记者表示,为了广告宣传以及送货便利等,经销商自掏腰包,买了几辆车,价格在1.5万元左右,当时他开据了正式的工商发票。在之前他和皇明协商经销其产品的时候,皇明方曾承诺,能够报销其广告费用,但是,直至现在,他也只收到了5千元的广告报销费用。而该经销商还表示,2009年12月份,他用于广告宣传的费用,至今日皇明仍未给报销。
转移库存害苦经销商
据皇明经销商反映,皇明使用转移库存等方式,使经销商想脱身都很难。
有些不想继续经营皇明产品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皇明以转移库存的销售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实现零库存。货都是我们先付货款,再由皇明生产,生产完之后直接把货物发到我们手上。他们不怕压货,因为,他们已经实现了零库存,但是我们不行,一个月的销售量没有完成,下一个月的订单就要签订,要不公司方面可能就会去签订其他经销商。”他如是说。
“皇明的转移库存,使得经销商想脱身都不能脱身。”最后经销商们向记者说到。
货款、保证金不退
经销商想退出很难
货款与保证金不退,是众多经销商向记者反映最频繁的问题。在记者联系到的众多经销商中,有的现在已经不做皇明的产品了,但据他们说,到现在货款还没有退还,甚至保证金也没有被退还。
“我已经在两年前不做皇明的经销商了。原来,曾经承诺我不做产品时,可以将货款及保证金退还,到现在还没有兑现。而且,在做皇明产品的几年时间中,售后返款我也从来没有拿到过。在我们看来,好像皇明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不断的催促经销商进货。”某经销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有些经销商在众多问题的“高压”下,已经选择放弃,因为实在无利可图;有些经销商现在正有打算退出,但是,苦于手中还有数量较多、金额较大的存货,不得不继续经营。
就上述几个问题,记者试图联系皇明集团品牌副总监周春玲——在之前《证券日报》刊出《皇明“偷税门”迷雾重重》时,周向记者承诺将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而此次记者致电多次,周春玲的手机一直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有分析师向记者指出,皇明之所以会和经销商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本来原因是皇明对广大经销商不信任,这其中就包括了对经销商道德的不信任与能力的不信任。实际上,这是给所有经销商都进行了“有罪推定”,并在这种种莫须有之下,要求经销商对厂家高度服从、俯首帖耳。
同时上述分析师还指出,皇明在处理经销商关系时,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会在业内激起定位失误的质疑。
皇明对经销商是否应该“厚道”些?
通过记者采访经销商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看出,皇明和经销商的关系真的不睦,而这一切又源自何处呢?
一般公司对待经销商,都会将其奉若上宾,因为,公司的利益来自于经销商出售的产品,而经销商能够更多的出售产品,公司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个道理只要略微有些常识就应该知道。但是,皇明的做法却反其道而行之。
记者曾经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的博客中,读到过,其自称总结出的对付经销商的十大招,其中包括:挑、教、帮、管、卡、压、治、裁、骂、促等。这些招数真的能够帮助皇明将经销商“管教”成为其所希望的样子吗?通过一系列对经销商的采访,记者发现,这样的做法恐怕欠妥。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是太阳能利用率最高的国家,但是消费阶层对其认知仍然有限,再加上如今政策上支持的缺乏、银行惜贷,而皇明内部又被指出问题重重,这种种压力把其推向了像创业初期给民众普及太阳能概念步履艰难的地步。有专家明确告诉过记者,如果皇明的一切“隐忧”都无法最终“释怀”,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皇明千辛万苦所积累的知名度将毁于一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