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反弹行情或面临结构性分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3日 01:5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嘉宾:中信证券研究部策略组

  银河证券研究部策略组

  主持人:中国证券报记者 龙跃

  沪深股市从7月6日开始反弹,并且一路上涨不停,近期呈现“逼空”格局。那么,在经过20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后,市场上涨动力是否继续充足,全面逼空的格局是否还会持续,投资者又应该关注哪些品种?

  反弹背后是预期改变

  主持人:从7月初开始,市场持续反弹,并且近期有了“逼空”的味道,这与逐渐下行的经济基本面明显背道而驰。是什么原因导致反弹在“不适当”的时候持续升级?

  中信证券:我们认为,持续反弹的根本动力在于,投资者对政策见底的预期在上升。首先,加息预期明显减弱,虽然未来两、三个月食品价格可能受灾情影响会出现波动,但这些属于扰动性因素,而且政策对物价控制仍保有较强能力。再考虑到去年CPI走势前低后高的基期因素,短期食品价格上涨并非加息必要条件。

  其次,房价过快上涨的预期得到初步控制。从全国范围指标看,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开始得到初步控制,投资者开始预期后续政策不会继续收紧。

  第三,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略微放松。经济过热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而经济下滑的忧虑逐渐蔓延。2009年四季度一年期央票发行规模相对偏小,这将导致今年四季度到期央票数量出现明显萎缩。如果外汇占款没有出现超预期变化,届时流动性可能出现一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四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一定松动的可能性在增加。

  银河证券:需要强调的是,支撑市场反弹的动力不是政策本身,而是政策预期。虽然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已经基本确定,但不同于2008年的快速下滑,当前的经济减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因此政策整体大幅放松的理由并不充分。本次反弹的根本动力是对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但政策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7月份的PMI数据继续下滑,有利于维持投资者的放松预期。

  结构分化或将展开

  主持人:在经过持续反弹后,自上周开始,不少投资者就预期市场将出现至少技术意义上的调整,但这种预期始终未能实现。从短期看,目前这种全面普涨的反弹格局是否还会延续?

  银河证券:全部A股动态市盈率15-16倍(上证综指2500-2600点)反映了经济增速下降,以及今年公司净利润增速从25%下降至15%的预期。从2319点反弹至今,可以认为估值修复阶段基本完成。我们认为,个股普涨的过程接近尾声,未来反弹将进入结构分化阶段。

  此外,基金分歧、融资压力与获利盘可能成为市场产生大幅震荡的主要因素。从基金仓位测算看,本轮反弹中基金平均仓位基本稳定,说明基金不是此次行情的发动者和主要参与者,从盘面表现出来的逼空特征看,也不像是基金所为。上周基金仓位虽然总体平稳,但不同公司却发生了较大分化,表明基金对于后期趋势的分歧增加,这可能增加市场波动性。

  此外,A股融资压力将考验市场资金供应。继光大银行过会之后,上周工商银行A+H股的配股方案确定。考虑到后续排队等待的IPO项目仍然很多,银行再融资还将不断实施,年内资金压力仍然偏大。当然,反弹过程所累积的获利盘也是未来市场产生较大震荡的重要因素。

  中信证券:当前部分先期介入的投资者获利相对比较明显,加上投资者对再融资和中小板、创业板解禁压力的担忧,未来大盘存在一定供给压力。因此,反弹行情持续的关键,在于超预期因素能否出现。我们认为,这些因素最有可能来自于:汛期过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超预期,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超预期,7月份出口可能超预期,以及关于新兴产业振兴政策的后续方案。

  下阶段机会在哪里

  中信证券:我们认为下阶段行业配置的方向:一是金融和房地产板块,目前银行、地产股的2010年平均PE分别为9倍和16倍,仍然处在估值序列的最底端;二是前期涨幅较小的板块,如7月份涨幅较小的石油开采、保险、医药、铁路、银行、证券等;三是有相应主题刺激推动的板块,如中报业绩超预期、中期高送配、农产品价格上涨、国资重组、水灾及灾后重建、内河航运振兴规划等。

  银河证券: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对冲手段,预计政策调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因此,未来的投资机会主要是最受益于结构调整的行业与板块,如战略新兴产业、消费、并购重组和区域振兴。同时,在成长股面临小非解禁压力和周期股估值修复初步完成的背景下,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市场上的“非周期蓝筹”品种,包括港口、航空、机场、公路铁路等大交运板块,家电、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泛消费板块,以及信息设备等板块。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