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高估值下中小盘股或难掀中报行情

  ⊙记者 刘雨峰 刘伟 ○编辑 梁伟

  布局中报行情,潜伏中小盘高送转个股,成为近期市场一大热点。然而,资金流向数据却显示,除开“炒新”资金,中小板及创业板资金在近一个月时间中呈现净流出态势。记者采访到的市场人士认为,高估值下,中小盘个股难以出现整体上涨行情,个股分化难以避免,参与炒作风险较大。

  据大智慧超赢资金统计显示,6月1日-24日共15个交易日,深交所中小板股票资金净流入约为47157万元,创业板净流入约为28587万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小板资金净流入的细分板块中,次新股板块居首达到48633万元,并超过了中小板全部净流入额。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流入中小盘股的资金更多的还是选择了次新板块,而中国股市历来就有“炒新”的传统。

  由“面”及“点”,通过深交所每日公布的交易公开信息也能略窥一二。数据统计显示,6月1日-23日,中小板及创业板个股机构席位净买入额总计约17742.5万元,而其中于新股上市5日内买入的金额约为29241.6万元,也即是说,如果除去新股上市5日内机构买入金额,中小板及创业板的机构资金呈现净流出,金额达到15041.5万元。由此可见,机构资金除在新股上市时选择买入外,对于其余各股均采取了逢高减持,其中不乏如黑牛食品多氟多等次新股。

  平安证券高级策略研究员蔡大贵表示,中小盘股有其优势,但高估值的原因,使其不会走太远。蔡大贵总结称,中小板存在两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目前市场普遍认为经济面临转型,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小盘股由于相应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为具备高成长性的行业,有其行业优势;另一方面,从资金本身来看,目前参与市场的资金在不断萎缩,已经不足以推动大盘蓝筹上升,这样一来,资金只能转向中小盘股,中小盘股对资金的吸引力具备优势。但是应该注意的是,中小盘股估值较高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创业板推出以来,估值较高一直是其先天缺陷,行情在中报带动下再度启动的可能较小,即使有,规模也不会太大。

  “关键还是要看其长期成长性,后市中小盘股会继续分化,中报带动行情再度来临的可能不大。”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从市场来看,中小盘股前期的调整有助于估值回归,而且中小盘股的公司确实也具备成长性,不同于传统上市公司。因此,后市有些个股会迎来行情。中小板股迎来上涨的动力还是在于其真正具备高成长性,在于市场能否走强,投资者的喜好是否会改变。预计后市分化的可能较大。

  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钱伟海表示,从一季度情况来看,中小盘中报会有一些亮点,但不会形成3月份那样的上涨。中小盘股在市场偏弱的情况下,其中会有一些结构性机会,但形成整体趋势较为艰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