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许 岩贾 壮
本报讯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了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4月份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25%。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增加了0.9个百分点。央行同日还公布了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740亿元。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CPI涨幅扩大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上涨的拉动,属于结构性上涨。盛来运指出,无论是从经济恢复速度来看,还是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物价均属于温和上涨。尽管近期CPI上涨压力较大,但从全年来看,物价依旧温和可控,实现3%的目标还是可能的。
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3%。这意味着CPI指数自去年11月转正以来,已经连续第6个月上涨,并创下年内新高。此前的2009年11月至今年3月,CPI涨幅分别为0.6%、1.9%、1.5%、2.7%、2.4%。
与此同时,4月份PPI同比上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
4月份,投资和消费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10亿元,同比增长18.5%,比上年同月加快3.7个百分点,比3月加快0.5个百分点。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743亿元,同比增长26.1%,比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
当日,央行公布了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4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822亿元。截至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1%,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8093亿元,同比多增1685亿元。
2010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65.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8%,增幅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01和4.4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23.39万亿元,同比增长31.25%,增幅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1.31和13.7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6%。专家指出,广义货币增速连续5个月回落,显示流动性控制措施起效;而狭义货币增速加快说明存款继续呈现活期化现象,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更多报道见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