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吕 婧
浙江证监局的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中国证监会杭州特派办,并于2004年升格更名为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在从特派办开始至今的11年里,作为中国证监会的一线监管机构,浙江证监局以提高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为主线,不断提高监管有效性。2010年,浙江证监局提出要进一步夯实辖区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基础,使财务管理基础更加扎实,信息披露更加真实,风险处置更加及时,监管工作更加务实,概括起来,就是“守土有责”四个字,这四个字也是浙江证监局局长王宝桐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推动完善公司治理
规范运作是上市公司发展的基石。从2007年到2009年,浙江证监局连续三年开展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整改年活动,制定了《进一步加强董秘工作管理的意见》等近10份指导性文件,活动开展时期,累计对166家公司实施了196次现场检查。
此外,浙江证监局还开展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检查整治活动,对问题公司及时进行通报,并采取有力的监管措施督促整改,着力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仅2009年,就重点抽查了42家上市公司,共约见公司高管谈话22次,下发整改意见书10份。
浙江证监局还建立了上市公司风险分类监管机制,这一机制对辖区所有上市公司进行等级分类,实行差别化、有重点地开展上市公司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在此基础上,浙江局建立上市公司风险监管档案,根据风险分类结果,把风险公司作为重点检查对象,集中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加大检查力度,从源头防范上市公司风险。
强化辅导鼓励创新
浙江证监局重视拟上市公司的辅导监管,始终坚持规范并强化对拟上市公司及辅导工作的监管,促进辅导机构规范执业、勤勉尽责。
为从源头抓好公司治理,浙江证监局每月集中一次约见首次辅导备案的拟上市公司董事长、董秘和保荐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体谈话,要求保荐机构切实做好辅导工作,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完善治理,做到先规范后上市。为加强对保荐机构、保荐代表人的辅导、保荐和持续督导工作监管,浙江证监局从日常工作中探索制定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指引和监管规程,建立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备案制度,加强对持续督导工作的检查和监管。此外,浙江证监局还深入拟上市公司举办辅导监管讲座,帮助公司了解资本市场政策,巩固规范运作意识。
作为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全国领先的省份,浙江人也是资本市场的积极参与者。早在1990年,浙江证券作为上交所的9家发起会员之一,参与了上交所筹划的全过程。上交所成立的第一天上市的8只股票中,就有浙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凤凰化工,而上交所开业当天的第一笔交易恰好就是凤凰化工。
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让浙江证监局辖区内涌现出一大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中有很多不仅是全国范围内的“执牛耳者”,在全球市场上也是行业佼佼者。
创业板开闸后,浙江证监局领导挂帅,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在综合比较各企业特点优势、听取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意见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发掘培育重点后备企业,逐家现场检查,集中力量把好创业企业辅导关。此外,浙江证监局还扎实推进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突出风险教育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对营业部的现场检查和专项督导。
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浙江证监局也立足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浙江局的大力推动和严格监管下,众合机电(原浙江海纳)完成了资产重组和股改,成为全国首家成功实施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新湖中宝完成换股吸收合并新湖创业,开启我国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自废壳资源整合”做优做强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