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宇琛 ○编辑 阮奇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阮奇
三大矿业巨头向着铁矿石现货机制的目标再进一步。
继必和必拓宣布已经和其在亚洲的“许多客户”以到岸价并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基础上达成了铁矿石协议后,另一矿业巨头淡水河谷也最新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已与97%的客户在新的季度铁矿石合约机制下达成协议。截至发稿时,三大矿中只剩力拓尚未作出类似声明。
不过,来自中国钢企的声音称,并未接受该协议议,并继续坚持长协机制。而中钢协负责人昨日向本报表示,市场才是矿价的最终决定因素,铁矿石供应方面应考虑长远利益。
矿山疑似“忽悠”涨价
淡水河谷在声明中表示,新的协议价格以市场价格为参考,并在每季度进行调整。在这些已达成的协议中,部分已经确定,部分还是临时合约。而最醒目的信息是,淡水河谷方面称,目前签约总量已经占到淡水河谷客户数量的97%,对应其合约销量的90%。
但与必和必拓一样,淡水河谷在声明中也并未透露这些合约所包含的铁矿石的具体价格,以及与其达成协议客户的名单,给市场徒增猜测。
值得指出的是,两大矿业巨头的声明均受到了业界质疑。
由于淡水河谷每年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约占其公司总销量的一半,因此,若按照其声明中的说法,中国钢厂应该已经与其达成了短期协议。但到目前为止,中国钢企及中钢协都始终宣布坚持长协机制。
而就在淡水河谷发布声明的当天,新上任的宝钢股份董事长何文波还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中国与三大矿山的谈判仍在进行。他呼吁矿石公司能从长远考虑,维护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记者从一家大型钢厂内部了解到,目前该钢企还没有接受矿山提出的要求。但矿山是否将之视为一种“默契”,则不得而知。
短期内钢企仍有转嫁空间
飙升的矿价是否会让钢铁企业重新陷入全行业亏损、下游市场对新增成本的消化能力到底如何,是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目前看来,短期内,钢价上涨能够覆盖成本上涨,但长期情况尚不可知。
中钢协负责人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看来全球钢产量恢复迅速,矿石需求依然强劲。要用市场的观点去看待矿价上涨问题。“今年下游的承受能力如何,可以参照统计局公布的各行业利润率情况。市场是动态的,用一个数据去判断今年一年的形势,那样并不科学。”该负责人表示。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9.7%。其中,钢铁行业由去年同期亏损7.2亿元转为盈利176.7亿元,处于恢复性增长阶段,尚未回归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不过,以汽车为代表的交运设备行业利润增长仍然较大,实现了270%的增长。在去年基数较高的情况下,该增长数据显得格外抢眼。
汽车业保持的高利润率似乎从侧面说明,虽然钢价的成本推动不断上调,但目前为止,向下游转移成本的空间依然存在。汽车是钢企的重要下游行业之一,以宝钢为例,其冷轧汽车板和家电用钢板销量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0%和37%。
此前,一家国有大型钢企老总曾表示,如果涨矿价上涨90%,吨铁成本会增加80美元。目前,该企业4月份热轧出厂价格较去年12月份已上涨900元/吨,基本弥补铁矿石成本的上涨。换言之,目前钢铁产业各环节利润率尚未受太大影响,部分产品类型利润空间仍然明显。
但整体来说,近几月钢铁全行业涨价的收益,绝大部分已经归于全球的铁矿石商,近日于天津举行的一次行业会议上,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表示,钢铁行业的亏损不大可能出现,但是整体短期内会维持低毛利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