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学者履新 货币政策加码学术智慧

  ⊙记者 但有为 ○编辑 陈羽

  市场高度关注新委员评点利率汇率,希望透出政策风向

  ⊙记者 但有为 ○编辑 陈羽

  

  因为周其仁、夏斌和李稻葵三位新任委员的加入,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受到了媒体空前关注。

  虽说货币政策委员会只是货币政策的咨询机构,对货币政策没有决定权,但经济学家名额的意外增加,毕竟还是大大增强了经济学家在货币政策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正因为如此,细究这三位新任委员近期的观点,或许仍有助于了解和判断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向。

  

  关键词:退出

  为了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国于2008年年底提出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何时退出也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

  在这个问题上,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可谓观点鲜明。他认为,过度扩张政策带来的成功是有代价的,现在已到了政策必须退出、让市场来决策的时候了。

  为何持如此观点,周其仁给出了两点理由。第一,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保证了8%以上的经济增长,既然第一个复苏,当然有理由第一个退出;第二,中国的经济刺激也付出了一些代价,主要是大量货币的发放,对物价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短期的刺激政策也许必不可免,但是不能把这个看成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基础。所以退出和进入要组合。政府的负债、过量的货币供应要退出,坚决有步骤地退出,但是结构性的改革要进入,要加快。”周其仁表示。

  同样,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认为,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已经开始调整。今年仍然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不会、也不应该和去年一样。今年要逐步转到正常轨道上来,退出的过程将是渐进式的,并且政策的调控有可能是前紧后松。

  对于当前的货币政策动向,新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则指出,2009年货币政策整体描述是过于宽松,而不是适度宽松。面对依然复杂的经济形势,2010年货币政策的基调应是“回归正常状态下的适度宽松”。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公告显示,此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加息

  虽然央行此次货币政策会议公告内容并未涉及利率和汇率,但业内人士均认为,这并不代表此次会议没有涉及这两个问题。

  对于近期是否可能加息的疑问,夏斌的最新表态是对仅仅因为一个月的CPI在高位就要采取加息表示质疑。他同时一连问了三个问题:下个月CPI还会这么高吗?加息就能抑制通胀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怎样的呢?可见,夏斌对近期加息的观点并不认同。

  夏斌此前还指出,中国是否加息,需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负利率,如果出现实质负利率,就要考虑加息;二要预期,如果3月份CPI很高,而预期后面几个月很低,负利率的趋势仅维持一两个月,就不适合加息;三要考虑中美利差水平。

  李稻葵近期则表示,中国加息最主要的参考变量是CPI,假如未来CPI在某些月份超过3%,就有可能加息。

  “央行货币政策主要参考两个变量,一个是新增贷款量,一个是CPI,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还是主要看国内因素。”李稻葵表示。

  

  关键词:汇率

  对于货币政策另一大焦点——汇率政策,三位委员的观点也比较一致。李稻葵指出,中国非常清楚,人民币汇率从长远来看必须调整,增加弹性和灵活度,但是短期如果迅速调整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李稻葵建议,应在合适的时机、按照自己的节奏、根据自身利益来调整汇率,如果9月之前人民币能够自行调整的话,到美国中期选举就不会再成为话题。他强调说,人民币的升值一定是个渐进的可控的过程,会小幅逐步地升值。而小幅逐步地升值是指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不超过5%。

  对于汇率问题,夏斌指出,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贸易问题,这一点已成为中美主流学界共识。“中国应不惧外在压力,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个方向没有变,我也认为应该尽快恢复到危机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他表示。

  有必要指出的是,今年两会期间,多位政府高官反复重申,近期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