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融资融券开闸之际 庄家吕梁再次被忆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 01:25  东方早报

  东方早报记者 忻尚伦

  融资融券开闸之际,“庄家吕梁”这个名字再次被忆起。

  深圳炼金术投资公司董事长宋文彪向早报记者回顾了A股证券史上一例经典的“融资坐庄”案例,被坐庄的个股为康达尔(000048)(中科创业前身,现在的ST康达尔)。

  1996年,当时市场上一著名庄家朱焕良买入康达尔后被套。于是朱焕良和当时另一声名在外的股评家吕梁达成了协议,共同坐庄该股。要联合坐庄,吕梁必须先拿到朱焕良手中50%的康达尔股份。双方协议,朱焕良的另一半股票在5年内不能抛掉,齐心协力把康达尔打造成一只大牛股。

  1998年11月26日,坐庄融资启动。朱焕良转让了227万股康达尔股票给吕梁,这部分股权按当时的股价(约为16元/股)来算,市值约为3600万元。

  吕梁将融资计划交给了有“第一操盘手”之称的丁福根。丁福根立刻马不停蹄地飞上海、下深圳,顺利地与各地相熟或不相熟的证券营业部洽谈委托理财业务。

  丁福根一融到资金,吕梁立刻用它去收购朱焕良手中的股票,然后再把买进的股票拿给丁福根做质押,然后再融资。如此循环往复。到1999年的3月前后,丁福根与各色人等共签下100多份协议,融进4亿元资金。吕梁用这些钱,完成了控盘50%的既定建仓目标。

  拿着价值3600万元的股票通过100多份协议融资出接近4亿元人民币,比例接近放大了11倍。并动用了全国70多个操盘手联手坐庄,7个月时间里,康达尔的股价由10块涨到了40多块,在大势并不十分理想的情况下走出了一轮肆无忌惮的波澜壮阔上涨走势,被称为“第一牛股”。

  “之所以融资会出现风险,就和地产开发商一样,就怕资金链断裂。同样在资产市场融资的资金链断裂会出现崩盘的情况。”宋文彪说道。

  在康达尔连续上涨的20多月间,吕梁手下不少人都把分得的康达尔股票拿去质押,再偷偷建仓。就在康达尔(当时已改名中科创业)的股价冲至84元后,朱焕良单方面撕毁协议,从2000年5月开始,每天抛售1500万元左右市值的股票;在他的带动下,吕梁手下也忙不迭地抛出他们的私仓;而意识到问题后恍然的股民也集体割肉。

  吕梁一度想把股票托住,但随着股价的下跌,出现了证券公司强迫平仓的情况,康达尔的股价连续跌停,吕梁神话轰然倒塌。

  前车之鉴,历史不该忘记。

   ◎ “大时代”背景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的融资交易虽没有那么普遍,但也有与券商关系较好的大户在手头吃紧的时候与券商悄悄开展融资活动,这种融资行为被称为“透支”。当时大名鼎鼎的万国证券公司就是允许客户“透支”的公司,比例也不小,只有几十万元的客户,甚至可以买到上百万元的股票。

  伴随着股市的暴跌,不少大户被瞬间“打爆”扫地出门。

  在1999年-2001年的这一波牛市里,很多证券公司都有非正式性的融资。“这样的经历对中国老一点的投资者非常熟悉。”宋文彪说道。

  在亲历了灭顶之灾后,一些借贷的证券公司也遗留下了不少纠纷和债务。为了控制风险,他们改进了方法,实行当天平仓制度。就是说,和现在禁止“裸卖空”类似,只向手头持股的客户融资,无论客户借多少钱,都必须当天还,“当时的比例大概是1:1左右。”那就相当于融资进行“T+0”炒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