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规模迅速膨胀 物联网成投资热点

  ⊙记者 胡薇 ○编辑 全泽源

  ⊙记者 胡薇 ○编辑 全泽源

  

  清科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提及的物联网,已成为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热点。据统计,从2003年至2009年,已有十几家相关公司获得投资。

  “物联网的发展必将带动新兴行业的崛起。”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高洪霞表示,在信息生成方面,物联网会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斗或GPS定位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这就为传感器、二维码、红外设备、射频设备制造商等带来了大量机会;其次在信息传递方面,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将进一步融合;而大量软件企业将会从信息的集中处理及应用中受益。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链的第一个层面投融资活动十分积极,特别是以二维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芯片及智能卡等产品研发制造的企业备受投资机构的偏爱。其中RFID制造厂商远望谷从2003年到2006三年间先后获得来自深圳创新投、上海仕博和上海联创三轮融资,之后于2007年成功上市。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各种电信网络、互联网与广电网络的融合将为物联网的发展带来大量新机会。在此前举行的“CCBN2010主题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表示,在NGB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中就包括了物联网的延伸。

  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

  不过在广泛看好的同时,分析人士也指出我国物联网产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还存在标准体系建设、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突破等诸多产业发展约束因素。

  高洪霞分析表示,没有关键的核心技术,就不能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此外,产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也将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政策先行’将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洪霞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