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申银万国:欲破盘局先治宏观过敏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4日 02:4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申银万国研究所 桂浩明

   □申银万国研究所 桂浩明

   

   要促使股市走出盘局,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与此同时,还需要人们对宏观环境能够很好地予以适应,而不是唯宏观论,落入过度夸大宏观影响而忽视市场规律的陷阱。只有这样,对股市的认识才会深入并符合实际,行情的正常运行节奏才能够得以重现,大盘也才能够有效走出盘局。

   盘局难破引发不安

   沪深股市在一个狭小区间内波动已经好几个月了。这种貌似相当平稳的格局,却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不安,甚至使之产生了某种窒息感。因为市场波动小,就形成不了系统性机会,甚至板块行情也难以出现,而即便出现了一些个股行情,也因为显得突兀而失去了必要的市场基础。同时,大盘的波澜不兴,也令市场活跃程度大大降低,不但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而且对基金营销也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速度在放慢,甚至有时还会出现资金流出。面对刚性的扩容需求,这种状况的出现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情。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期待股市能够打破现在这种涨跌有限、行情低迷的局面。曾经有很多人寄希望于金融创新的推进,譬如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股指期货的实施等。现在,距离这两项新业务的正式启动已经为时不远,但令人遗憾的是,市场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并产生相应反应。大盘股一直被认为会借制度创新提高交易价值,而大盘股走好无疑对股市走出盘局有重大影响。但是,现在来看,这种试图借助创新业务来推动行情的预期似乎并不现实。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人们,要使得股市得以摆脱盘局,恐怕不能仅仅在市场本身寻找机会。或者说,需要更有影响力的其它因素来发挥作用。

   “宏观过敏症”扰动市场

   那么,现在需要什么样的其它因素呢?或者更简单地说,股市只有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摆脱盘局呢?

   比照一下美国,大家知道美国现在的经济虽然已经从危机中走了出来,但复苏并不强劲;但美国股市表现却相当不错,到现在已经创出了17个月以来的新高。当然,国情不一样,所处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很难说美国股市的走势与中国股市有多少可比性。但是,作为美国的投资者,其对于经济政策的预期则是比较明确的。在美国,没有什么人担心会突然升息或者实施其它什么紧缩政策。由于对后市有着比较稳定的预期,而且人们对有限的数据变化也比较超脱,这样投资者就比较敢于入市,并且也能够放心地在市场上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相对来说,国内投资者对于后市的预期就不那么稳定了,而且就预期的形成过程来说,甚至达到某种可以说是过敏的程度,以至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宏观数据波动,也往往会被解读为将导致政策出现拐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难以把握的宏观政策的揣摩上,以至放弃了对市场内在运行特征与规律的研究。

   宏观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主流投资者对后市在认识上的迷茫,结果就必然出现操作上缺乏大方向,满足于小区间内的高抛低吸。应该承认,现在确实非常需要能够对未来政策走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而明确的预期,因为这将给市场提供方向。

   同时,宏观方向一旦明确,就市场操作层面而言,还是要把关注点集中在市场本身,而不是无端地对一些合理范围内的数据变化进行过度解读。举个例子,最近市场传闻3月份信贷数据仍然比较高,有人就担心会引发更加严厉的调控,这是导致近日做多力量不足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如果反过来,3月份的信贷规模很小呢?这会不会又导致一些人对经济增长将减速,从而影响上市公司效益的担心呢?如果出现这种担忧,对于股市同样是不利的。显然,这样一来不管3月份的信贷数据如何,都可能会在市场上引起对后市的不利联想。两个相反的现象却导致同样的结果,在逻辑上这是难以想象的,但这就是时下的现实。

   或许需要反思的是,在强调更好地把握宏观大势的同时,怎样形成适应宏观大势的微观体系。否则,就只能让市场一步步地削弱其本身应有的运行特征了。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