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月CPI超预期增长 统计局称全年物价温和可控

  ⊙记者 吴婷 ○编辑 梁伟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CPI上涨幅度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引起市场关于物价上升的担忧,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2月份物价上升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决定,全年来说物价温和可控。

  

  食品价格

  推高CPI2.01个百分点

  “2月份CPI的上涨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和季节性因素决定。”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2月份CPI上涨2.7%,主要由食品价格上涨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食品类价格2月份上涨6.2%,对2月份CPI推高2.01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2月份上涨3%,影响CPI0.45个百分点,合计推高CPI2.46个百分点,占2.7%的上涨幅度的91%左右。

  今年春节在2月份,而去年春节在1月份,去年2月份价格基数相对来说偏低,今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天气,一些食品的生产,尤其是蔬菜、水果的生产供求关系发生波动,蔬菜和水果价格波动非常大。鲜菜价格2月同比上涨25.5%,鲜果价格上升19%,对CPI的影响将近1个点。

  数据显示,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5.4%,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1-2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9%(上年同期为下降3.9%)。2月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

  

  3月CPI

  同比涨幅可能回落

  “相信随着季节的好转,季节因素的影响会逐渐消失,估计3月份CPI同比涨幅很有可能会有所回落。”盛来运表示。

  对于物价的走势问题,盛来运指出,今年的价格变动充满了复杂性。确实存在价格上涨的压力,但也存在价格下行的影响因素,例如粮食连续6年丰收,主要的农产品供给比较充足,大多数的工业品是供过于求,总体的供求关系没有发生变化。

  “各级政府都高度关注物价问题,相信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今年的物价总体上来说应该是温和可控的。所以大家还是要稳定通胀预期。”盛来运表示。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3%左右的要求,大多数经济学家也认为不会相差很远。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今年我国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有难度但是有可能实现。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表示,通胀环比趋势稳定,全年有望实现较高增长和稍高通胀的组合,GDP增速在10.5%左右,CPI涨幅在3.5%左右。魏凤春预计,我国今年CPI涨幅在3.4%左右。

  尽管2月份CPI的高增长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决定,但是有关专家指出,上半年来看物价上行趋势不会改变,涨价因素仍然值得警惕。张永军表示,短期内来看,只能说价格上涨势头没有强化,但是价格上行的趋势没有改变,今年上半年该趋势都会持续,今年年中CPI涨幅可能会达到4%左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