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转变发展方式 布局中国未来

  证券时报记者 闻 涛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将会讨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其中经济热点问题则是重中之重,所以每年的两会都会成为观察经济政策走向的主要窗口。从目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于会议热点的预测和展望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成为今年两会的重头戏。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一直受到结构问题的制约,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具体来看,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表现在三个层面:从GDP的支出结构来看,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的比例严重失衡,经济增长过多依赖资本形成和净出口,而消费处于弱势;从GDP的收入结构来看,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之间的比例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例偏低;从GDP的生产构成来看,三次产业当中的工业比重尤其是重工业比重较高,而服务业的比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国际平均水平。

  正是因为看到结构性问题对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制约,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做好2010年的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在今年的两会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将会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重要议题,此次会议也会对这一问题进一步的细化,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会提出更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办法。

  简单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多依赖内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着力提高居民部门在分配中的地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交流时指出,今年巩固企稳回升的向好形势,应对新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要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二次分配当中,应该更加注重公平,也就是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功能,照顾困难弱势群体。

  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的一个议题是低碳经济。虽然哥本哈根会议没有达成约束性协议,但会议的召开使得全球对于低碳经济的关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今年的两会上,围绕着如何有效降低碳排放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等问题,代表委员将会贡献更多的观点和智慧。

  在此前结束的各省市两会当中,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重要议题。比如,河南省第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河南省省长郭庚茂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浙江、湖南、海南、河北等省份的两会中,代表委员也在为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建言献策。

  日前,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有关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表示,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相关规定,启动了太阳能电站示范项目建设和“太阳能屋顶计划”。同时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低碳能源的利用和推广:逐步提高核电占一次能源供应比重,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建设,稳步推进中部缺煤省份核电建设,构建核电自主创新体系,推进现代核电工业体系建设。加快风电发展,逐步建立国内较为完备的风电产业体系等。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