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低 调控或前紧后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3日 03:1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韩晓东 徐畅 邢佰英 鲍楠

  在2月2日举办的“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上,不少专家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发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将成为经济调控的重要特点。同时,为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宏观政策基调可能呈现前紧后松的态势。当前市场普遍预计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在7-8万亿元,但实际投放情况仍存一定变数。

  经济将较快增长

  “如果没有极特殊的意外,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以上是完全可能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认为,目前经济总量问题正在逐步淡出,结构问题则更加凸显出来。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5%以上,消费需求增速比2009年有所提高,将达到17%或更高一些,净出口增速则可能达到10%-15%。

  去年年底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悄然变化。受政府投资回落等因素影响,去年12月投资以及工业增速有所下滑,PMI指数也在近8个月以来首度回落,但其态势更多体现为高位整固而不是见高回落。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企业利润、物价等指标继续回升,经济自主回升的热度日益明显。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尽管不能完全排除“二次探底”风险,但当前应将更多精力放在增长质量和结构调整上来。

  也有专家指出,今年经济蕴含较多的风险因素。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我国经济外向度已经很高,今年经济最不确定的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则认为,2010年最不确定的是资源产品价格走势。国际炒家可能对石油、铁矿石等进行炒作,一旦这些资源产品演变成一种金融工具,其所带来的风险就会被急剧放大,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危害。

  调控或前紧后松

  针对货币政策走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今年政策基调在总体适度宽松的基础上,可能出现上半年偏紧,下半年偏松的情况。今年操作难度在于上半年经济增速将比较高,但到四季度由于基数原因可能又显得下滑了。因此,上半年政策调整力度可能大一些,等到经济平稳和物价压力不大的时候,又要有所恢复。“但要避免上半年过紧,下半年过松的超调局面。”他强调。

  姚景源也指出,2010年是宏观经济十分复杂的一年,宏观政策可能更多要放在灵活性和针对性上。

  对于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巴曙松认为,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要保证在建项目投资,2010年信贷增长可能继续达到9万亿元;第二种认为应使货币供应增长适当高于实体经济,即真正的适度宽松,具体规模在7-8万亿元之间;第三种认为通胀压力将逐步显现,信贷应当降到6万亿元左右。“目前第二种观点占据主流,但具体操作也存在一定变数。”

  财政政策方面,由于投资的拉动作用已充分显现,再加上地方融资、价格以及产能过剩压力,有专家认为,今年可能适度削减中央投资规模,重点保证在建项目和民生领域投资,但财政政策的空间仍然较大。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会比较积极。今年的关键在于促进消费,而促消费的重点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后者可以通过继续减税、退税等手段来实现,应考虑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3000元以上。

  刘尚希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既是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同时也是社会性的政策。从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角度来看,财政政策的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尽管今年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不少专家依然看好经济增长前景,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经济复苏前景乐观使得刺激政策将退出的预期日渐强烈,股市近期连续震荡下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预期的反映,波动将成为全年的主题。房地产市场在调控政策偏紧基调已明的情况下,呈现出缩量调整态势,房价是否掉头向下不久将明晰。而在低碳经济大潮涌起的年代,新能源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

  资本市场:正处理性调整期 波动是全年主题

  在2日举行的“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上,大福证券中国研究及机构业务董事胡文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等与会专家表示,2010年资本市场将是一个调整年,政策退出、金融创新和公司业绩增长成为影响股市的三大因素。

  今年波动比较大

  中国证券报:目前上证综指已跌破3000点,接下来行情会如何?

  胡文伟:股市正处于理性调整的过程中,市场有其自身规律,当大家普遍认为短期在高位时,它一定有回调的压力。未来走势需要看一季度经济数据,如果数据超预期,股市可能会重拾向上动力。今年股市可能会从去年的单边上涨转变成震荡向上。但是大趋势还是取决于经济状况和流动性,如果这两方面不变,它的方向就应该是不变的。

  巴曙松:市场很难预测,2009年所有的人都认为2010年有一波行情,但这种预期往往错了。我的判断是今年波动比较大,是一个重新寻找新平衡点的过程。

  李稻葵:2010年资本市场是一个调整年,调整反映在资产价格上,在某些领域会有所下降,但是这个下降不见得对投资者是坏事,因为投资者从资本市场收益的不仅是价格,分红的水平也可能提高了。2010年,企业的效益提高了,我对资本市场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

  周春生:2010年股市不确定性非常大,新的金融产品对大盘股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从历史纵向的水平看,现在的估值并不算太高。再加上今年预期上市公司的盈利平均有25%左右涨幅,从这个角度看,2010年股市可能会有很大波动,但整体趋势不会太差。现在是2900多点,如果说有10%到20%的涨幅,我不会太惊讶。我觉得回到3200点是大概率事件。跌到2700点也有可能,但那是小概率事件。股市永远是个概率。

  金岩石:在2009年收盘点位上有可能下跌10%,上升空间不超过30%,这就是我的一个基本判断。2010年卧虎藏龙,所以大家稳中求胜,好自为之。

  政策退出与市场博弈

  中国证券报:目前,影响资本市场主要有哪些因素?

  巴曙松:全流通很可能是大家没有足够重视的因素。此外,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跟金融市场间会形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悖论。在传统的平稳发展时期,经济复苏越强劲,上市公司业绩越改进,对金融市场越有强劲的支持。但市场会很快预计到强劲的复苏必然会带来更早的、力度更大的退出措施,就会形成下跌的动力。所以,当经济出现了非常强劲的复苏信号时,可能对金融市场未必是很好的信息,但经济开始减速的时候,往往市场会预计不会出台很强烈的退出政策。这样一个退出的悖论和博弈的过程,会贯穿整个2010年金融市场。

  金岩石:政策的不确定性、金融创新和业绩增长三大因素影响股市。上市公司业绩是支持上升的力量,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或者导致股市下降的因素,金融创新是助涨助跌的理由,但是涨跌取决于政策面和业绩面的波动。中国现在刺激政策不该退出,而且也退不出来。只要今年出口上不来,投资仍然占GDP增长马车的头排,贡献度不会低于70%,所以全年就不存在一个政策退出的问题。这两个月就是股市以下跌来反应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消费零售最具确定性

  中国证券报:今年能够高速增长、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板块有哪些?

  金岩石:消费零售是最具确定性的,因为其较少受政策影响,而今年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政策,房地产、金融都受政策的影响,

  胡文伟:房地产自身的增长率是客观存在的,2009年的业绩一定相当不错,甚至一直持续到今年上半年都是不错的。房地产股票目前是反映了政策的调控。

  房地产:调控政策有保有压 房价走势仍待观察

  在2日的“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上,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云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毛大庆等专家、房地产商热议今年楼市走势。

  调控效果有待观察

  中国证券报:当前我国房价是否存在泡沫,今年房价是涨还是降?

  李庆云:未来房价的走向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在当前住房供应由市场主导转向“政府+市场”双重作用的情况下,如果调控政策继续出台并执行得力,房价将会有一定的合理下降。

  董藩:我承认目前房地产市场有些过热,但不等同于泡沫。从供求关系来看,房价上半年仍将维持上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调控政策不断出台,但其对价格的影响有待观察。

  毛大庆:未来北京这样的城市人口和需求量继续扩大,这完全是预想当中的事。如果没有很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国商品房价格就会继续走高,保障性住房也发挥不了作用。

  政策将有保有压

  中国证券报:近期政策“组合拳”对房市走向有何影响,对年内政策有何预期?

  顾云昌:当前我国的楼市政策可以用“有保有压”来概括,对于保障房和首套房需求要保,投机性购房需求则在打压。今年调控政策的两重目标是保证销量的稳定和防止价格增长过快。这两个目标怎么实现,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保持销售量,如果销售量下滑,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今年楼市销售量能不能稳定,现在很难说。

  李庆云:我们现在要动摇的就是投资和投机购房,如果这部分需求太强,那么政府即使不调控,房价也会调整。

  董藩: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收时限政策的调整可能导致二手房源减少;土地获得门槛的抬高可能使小开发商难以拿到土地。从短期来看,这可能刺激房价上涨。

  解决“夹心层”住房需求

  中国证券报:如何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顾云昌:在调整供应结构中,要关注夹心层的需求。商品房买不起,保障房没资格,这批人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占了很大的份额,有的占了30%甚至40%。大城市夹心层是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没有针对夹心层的供应产品,这是政策的一个缺陷。

  毛大庆:保障性政策非常重要,控制商品房价和收入比的稳定完全依靠市场作用是很难实现的。目前,一线城市人口规模急剧变化,保障的范围也很难确定。因而,在北京等一线的住房保障应该以政府为主体的租赁形式为主。

  支持新兴产业力度有望加大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2日举行的“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上表示,2010年我国财政投入将更加注重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此外,他透露,关于新兴产业的补贴力度和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补贴增加力度将在今年两会后揭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桂田表示,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2009年的水平,但将更加侧重对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同时还将加大对新兴产业方面的补贴,针对新兴产业方面的补贴将覆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并加强对消费方面的补贴。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货币投放量在7万亿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水平。他表示,2009年我国信贷投放量过大,导致信贷增速过快,这可能会在经济发展中暴露出较大的问题,预期到2012年可能会有人民币大幅贬值等“后遗症”出现。同时,他认为,今年财政投资和借债的力度将更大,例如国债的借债力度将大幅增加。

  低碳经济:大力发展新能源 提高天然气比重

  在2日举行的“中国经济新春论坛”上,与会的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副部长强世功、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梁猛、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等热议低碳经济,他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我国应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中国证券报:低碳经济已风行全球,对我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韩晓平:低碳意味着减少碳的排放,要求人们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对于中国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否则且不说碳排放量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如何获取这些能源都是大难题。

  强世功:在倡导低碳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引入一些新技术,典型的就是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

  中国证券报:“低碳”概念与我国产业经济结合的情况如何?如何将“低碳”思路加速落实?

  梁猛:目前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可以看做低碳与产业经济的结合,但除了核电之外,风电和光伏发电都存在并网瓶颈的问题,这需要智能电网的同步发展予以解决。同时,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依旧高于传统能源发电。此外,光伏发电在产业链中仍存在高能耗的问题。因此,整体看来,“低碳”的程度还不够。

  韩晓平:我国的能源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能源储存和开发利用上,煤炭占很大比重,天然气占比较少。未来除了将新能源作为长期发展目标之外,还应增加天然气的使用比重,降低煤炭的使用比重,这在新能源发电比例尚不够高的“过渡期”内,能够更大程度上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中国证券报:低碳概念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国企业发展?

  熊焰:一系列的技术突破将引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进步同时将改变经济结构和行业评价标准。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一个经营正常的企业突然间关门,原因就是其碳排放量超标了,低碳标准最终将形成第三方共识,以影响行业评价标准的形式,影响具体企业的经营和生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