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鹏峰
⊙记者 周鹏峰
基建类贷款或延续去年之势主导1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信贷结构调整短期内难见成效。
一股份制银行总行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称,尽管今年基建规模没有去年大,基建类贷款绝对额相比去年也有收缩,但该行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大部分仍为中长期贷款,且基建类贷款占据新增贷款的比重仍高达60%,比重基本与去年持平。
另一国有银行某地支行人士也告诉记者,该支行今年1月除了投放了几笔基建类贷款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对公贷款的投放。而该支行自1月20日左右也已暂停贷款投放。据该人士称,去年基建类贷款占该支行比重高达70%。
调结构是今年宏观调控的工作重点,信贷结构调整也成为必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
但短时间内,银行显然并没有做好调整结构的充分准备。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也称,调结构年初才提出来,且信贷投放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延续去年的势头,因此他认为,调结构的效果要到6月份左右才能有所体现,而今年该行调结构的方向主要是倾向中小企业。
建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预计,以期限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仍会占据1月信贷投放比重第一位,而从行业来看,由于其他领域信贷需求不会很大,占据主导地位的仍会是基建,但比重或有所下降。
不过,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信贷结构调整或更早见成效。另一股份制银行某沿海城市分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基建类贷款占该行1月新增贷款比重约为30%,相比去年60%的规模下降不少,而其余70%投向了实体经济。不过他认为,这可能是地域特色,因为作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该地企业状况有所好转。
但该人士也表示,该地区整个银行业今年1月信贷投放量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一是因为整个大环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大力介入实体经济仍存有风险。与此同时,政府融资平台也积累了一定的风险。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部分银行1月新增贷款则延续了去年虚高的局面。一股份制银行某地分行人士告诉记者,1月中旬之前,该行不少分行由于没有很好的信贷投向,仍以票据融资抢占规模,截至1月14日左右,票据融资占该行1月新增贷款的比重高达50%-60%。不过,目前该行总行已统一要求各地分行出售部分票据。赵庆明认为,今年规模控制总体较严,大规模以票据融资抢占规模的情况在今年应该只是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