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电集团整体上市 宝光股份成“弃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09:23  金融投资报

  ◆本报记者 靖曦

  2009年,央企的并购重组将大规模地拉开序幕,而作为宝鸡市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宝光股份,也在重组的浪潮中蠢蠢欲动。2009年1月,宝光宣布,公司第一大股东陕西宝光集团将持有的19.59%股权中的92%无偿划转给西电集团。4月1日,该方案获得宝鸡市政府原则同意。2009年9月24日,国资委正式批复同意西电集团无偿接受宝光集团92%的股权,而在划转后,宝光集团仍然持有4200万股宝光股份,占总股本的19.59%,由此推算,西电集团本次接受后将间接持有宝光股份18.022%的股权,从而成为宝光集团和宝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

  无偿转让背后的玄机

  由此看来,西电集团借壳宝光股份似乎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是西电在接手后却意外宣布:“在未来12个月内尚未制定公司和下属子公司的资产出售、合并、以及购买置换资产的重组计划。”这一宣布打乱了市场之前对其借壳上市的猜测,而宝鸡国资委无偿“嫁女”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玄机?

  金证顾问林艳云表示,西电集团有望借壳公司此次无偿转让股权背后或暗藏玄机,西电集团入主后向公司注入资产的可能性较大。关于宝鸡市国资委无偿“嫁女”,宝鸡市国资委亦未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然而市场则对可能到来的重组寄予了厚望,1月23日复牌至2月13日,公司股价出现7个涨停,最大涨幅达到126%。他认为,“无偿划转”表面上是“无偿”的,实质是“有偿”的。宝鸡市国资委之所以甘愿白送上市公司给央企,肯定会要求受让方作出资产或资金注入的承诺,图的是巨额的资产注入给地方经济带来的实惠,如就业、税收、GDP增长等。而从西电集团来看,借壳上市不失为西电集团的明智选择。

  那么,为什么西电集团在获取了如此大的一个“馅饼”后却持不作为的态度呢?借壳还是不借壳,究竟谁才是事实的真相?为此,记者致电宝光股份证券事务部,公司证券部门相关人士称,股权划拨一事由宝鸡市国资委直接主导,其原因并未告知宝光集团,因此具体原因上市公司亦无从知晓。至于西电集团是否会借宝光的“壳”上市,公司证券代表称“目前还未接到大股东的相关通知,一切以公司公告为准。”

  在竞争对手的压力和自身对提高竞争力的追求的双重作用下,西电集团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准备进军资本市场。接近消息内幕人士透露,目前,西电公司上市的工作正在顺利进展中,随着IPO的重启,西电集团借壳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小。

  那么,西电集团接手宝光后另一种方式是整合。中短期来看,宝光并入西电公司,使得西电公司的业务进一步拓展至中低压领域,最大的可能方式是宝光集团作为西电公司中低压业务的平台进行整合,而西电公司盈利能力最强的高压、特高压等主要业务将通过IPO上市,不太可能注入宝光。西电集团中与宝光股份有重叠的业务2008年收入1.4亿元,盈利能力与宝光股份相当。由于行业自身因素,在该业务领域,无论是宝光还是西电的盈利能力都一般,宝光股份通过整合在短期内业绩迅速提升比较困难。

  遭遇股东频繁减持

  5月19日,宝光股份公告称,公司第二大股东北京茂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二级市场出售手中持有的0.7%股权。据悉,北京茂恒投资并不是第一减持。4月2日至3日,茂恒投资在二级市场出售占公司总股本0.83%股份;5月15日至18日,再次减持手中股份共计1.53%。自此,茂恒投资股权降为16.94%。今年7月21日,二股东北京茂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再次通过上交所减持24.4万股,减持比例达到5%,而其表示不排除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的可能性。

  此外,公司第三大股东长宜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亦于2月及3月18日两次减持股份,共计8.99%。

  大股东们频繁减持的背后是否意味着对公司前景的不看好或者对重组预期的不看好。公司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表示:“减持是大股东个人的事情,公司只有在大股东减持到一定比例的时候才有资格从上交所拿到信息,至于减持的原因没有过问,因此无法判断大股东减持的意图是什么。”

  数据显示,西电集团近年来业绩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6年,西电集团主营业务收入为79.77亿元,2007年约为105.68亿元,而2008年则约达134.72亿元。而宝光股份的毛利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走势,从2000年的35%下降至2005年的30%,再下降至2008年的24%,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真空灭弧室价格大幅下降,造成产品盈利能力降低,这也是公司近几年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2009年中期,收入下降9.1%,净利润下降64.3%。

  “宝光股份的盈利能力不强,业务也比较边缘。这可能是其他大股东不看好公司长期前景的理由。”有分析师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