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保荐人考试24%通过率创历年新高 630人领金饭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1日 05:24  理财周报

  2009年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成绩揭晓,24%通过率创历年新高;拥有96名保荐人的国信一枝独秀

  理财周报投行实验室研究员 彭洁云/文

  保荐人数量是衡量一家券商承销能力的核心指标,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保荐人的签字权和通道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一年一度的保荐人考试也因此牢牢牵动着各家券商的神经。

  1月5日,2009年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成绩揭晓,24%的通过率创历年新高,630余名投行人士加入准保荐人队伍,只待掂起脚尖“转正”后就正式成为年薪数百万的“金领”。

  保荐人数量一贯是由证监会来遥控调节,证券从业人员中的“金字塔尖”再扩容,也释放出2010年上市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的积极信号。

  24%通过率创历年新高

  去年12月26日保荐人考试结束后,理财周报记者就从多名参与考试的投行人士处了解到,此次考试难度甚于往年,通过率情况不容乐观,然而结果却让大多数人感到惊讶。

  1月5日成绩公布后,理财周报记者致电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对方拒绝透露通过率等官方权威数据。但在投行圈里,24%通过率创历年新高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各家券商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也在业内传开。

  据了解,共有630余名投行人士通过此次考试,据此测算出参加考试的人数为2600余人,远低于此前相关媒体所公布的4000余人的数据。业内人士表示,这与证监会对于报名条件严格把关有着很大的关系。

  2004年,我国首次举办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当年考试通过率约为40%。此后几年的考试通过率分别降为9%、5%、10%和18%。首次考试通过614人,随后通过人数逐年下降,最低时仅有88人通过。2009年的通过人数也创了历年新高,通过率高于前五年16.4%的平均通过率。

  理财周报通过向各家投行人士的多方打听了解,掌握到各家主流券商比较确凿的通过数据,“保荐人大户”们依旧在这次考试中占据绝对优势。

  根据2010年1月证监会最新公布的各家券商保荐人名单,拥有96名保荐人的国信一枝独秀。中信(73人)、广发(56人)、平安(55人)、华泰联合(55人)、海通(47人)等券商也表现不俗。

  据了解,平安证券有20多人通过,接近50%的通过率或是券商中排名最高。此外,华泰联合证券通过34人,国信通过33人,招商27人,中信、广发、海通、国金通过人数也在20人以上,中金通过12人,通过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次保荐考通过人数真的是创新高了,好几年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了。”一位中金北京投行部的人士表示惊讶。

  国信证券一位投行部副总表示,此次通过率创新高原因,主要在于证监会为了降低证券公司的成本,改变保荐人稀缺的情况,对保荐人队伍进行扩容。另外,也放出了2010年将扩大项目供给,增加上市企业数量的积极信号。

  创业板助“准保荐人”转正

  准保荐人大幅扩容以后,市场供需是否能够因此趋于平衡?保荐人还会是稀缺资源吗?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若市场上保荐人的数量达到2000人,供需就会趋于平衡。但。在这次考试过后,通过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的人数已经增至约3500人,似乎已经超出了市场需求数量。

  然而,在采访中,多位投行人士还是向记者表示,短期内还是无法弥补保荐人的稀缺,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保荐人将获得供需均衡。而从“准保荐人”到“保荐人”还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规定,准保荐人必须要在考试通过后的三年内协办一个过会的项目,才能注册成为保荐人。据介绍,准保荐人转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期已经参与到该项目的保荐工作中,考完试立即为一个做完的项目签字。另外一种则是考完以后再参与到一个项目中,担任该项目的协办人。

  2008年由于经济形势的原因,过会数量有限,导致大量准保荐人难以注册,2009年转正情况已经有所反弹。截至2009年年末,通过保荐人胜任能力考试的人数已经增至近2900人,其中有签字权的保荐人为1300人左右,还有约1600名尚未注册的准保荐人。去年约有175名准保荐人注册转正。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9年,境内上市企业集中于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两市场分别有54家和36家企业上市。

  而国信投行部上述人士表示,今年转正人数或将出现爆发性地增长,大多数准保荐人都会转正为保荐人。而这主要取决于创业板企业的大批量释放,而证监会此次扩容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转会”与“春运”同赶

  上海一家投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春节前后,券商间保荐人的“挖角”大战,保荐人的转会高峰将拉开序幕。主要是以零散人员流动为主,也会出现投行领导带领团队人员跳槽的情况。挣转会费,去更好的平台以及升职是出走主要原因。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每家承销商必须拥有两个(含两个)以上的保荐人才能够获取该资格。保荐制度直接导致了证券公司必须通过对保荐人的争抢来注册保荐机构资格。

  由于该项考试对保荐人的资格审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每年能够通过考试的人屈指可数,其身价自然也水涨船高。许多投行不惜以高薪、高福利、高提成来留住保荐人。

  2008年末至2009年6月,在IPO暂停的背景下,许多保荐代表都有项目在发审委排队,舍不得跳槽,一跳槽就会前功尽弃。上述人士分析,今年的挖角激烈程度将胜于往年。

  保荐人流动趋势主要有二,其一为大型券商流向中小型券商,其二为外资券商流向中资券商。成为公司高层和转会费是券商吸引保荐人的最大优势。其实各家券商的薪酬差别并不大,但是200万左右的转会费还是让很多保荐人心动,甚至出现频繁跳槽只为挣转会费的现象。但一位金融猎头透露,转会费目前已呈下降趋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