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计署前11月查出违规资金2347亿

  ⊙记者 叶勇 ○编辑 梁伟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8日在2009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1前11月,全国审计和调查9.9万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2347亿元,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521亿元,挽回损失163亿元。

  刘家义表示,今年加强了对中央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通过审计,核减投资或结算额300多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100多亿元,提出5600多条审计建议,促进有关部门和地方健全完善制度近700项。

  据悉,去年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共发现违规问题金融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金额4.67亿元。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有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截至10月底,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问题已整改31.66亿元。

  他表示,今年的审计工作更加注重揭示、分析和反映财政、金融、国有资产、民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重点关注了以下问题:一是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二是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监管问题。审计署在对4家金融机构及3家金融监管部门的审计中,不仅揭示了业务上存在的漏洞和风险隐患,还反映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不够顺畅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协作配合等建议。三是国有资产安全和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问题。审计署重点审计了12家中央企业,并对27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审计调查。四是重点民生工程和资金的使用效果问题。五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

  在反腐倡廉方面,1月至11月,审计机关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和事项863件,涉及1068人。这些案件多为内外勾结的“串案”、“窝案”,犯罪手法也更加隐蔽和高智能化,有的通过多种方式大规模异地转移资金,涉嫌洗钱;有的通过多家关联企业互相出具虚假证明或票据,涉嫌骗取贷款;有的违法进行内幕交易,涉嫌非法牟利。

  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1月至11月,全国完成了对2万多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审计署对14名省部长和12家中央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后,67名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和164名其他人员的问题被移送司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

  对于明年审计工作,刘家义提出,力争完成加大对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审计跟踪力度、加大对经济运行中潜在风险的揭示和反映力度、加大对民生工程和资金的审计力度等“八项任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