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哥本哈根:失望之中透露希望

  在延期一天之后,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终于落下了帷幕,各方最终促成了一个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性的草案决议。有观点认为这意味着本次会议的失败。的确,从会前世人的期待看,这次会议远未达到预期的设立全球减排时间表和明确各方减排责任这一目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会议中各国为解决彼此间分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将会为明年在墨西哥举行的新一轮会议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杨洁篪外长在会后所表示的一样,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这次会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尽管各国都认识到气候变暖的危害性,并愿意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努力,但要在为期两周的会议中,在与会的百余个国家中达成一致性的协议,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目标,资金援助、是否可监察等方面的分歧并不是通过10余天的会议就能够消除的,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目前最为紧要的任务仍然是尽力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如果在减排总量上过度的让步导致了自身的经济发展受损,自然难以接受;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所要求的可监察的总量减排似乎总有些限制自身经济发展的目的,在未能得到充分的资金援助之前,也就不情愿在此问题上作出妥协;会议最终难以达成具备法律约束性的决议,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们无需担心国内的环保等相关产业因为本次会议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而裹足不前,调结构作为未来一年乃至几年我国的经济工作重点,其首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方式进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环保、低碳、新能源等产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的支持已经在过去的税收政策、财政转移支付安排等方面有所体现,未来这种支持力度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大。同样,发达国家也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转型,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在类似产业上的投资也只会进一步的增加而不会减少,实施总量减排仍会是各国自主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在失望中落幕,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次会议,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思路。在本次会议中,为了达成一致,不少国家作出了相当程度的让步,特别是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更是为多个国家所赞赏,而温家宝总理更表示中国将努力实现并超过减排目标,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假若在未来的一年里,通过积极的磋商和彼此谅解,加上发达国家经济恢复所带来的可忍受减排总量的提升,各国能够在本次会议前后所提出的减排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墨西哥所达成的协议或许将会比在本次会议中仓促完成具法律约束性的草案更有力度和效果。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欲速则不达”,我们所要实现的是在2020甚至2050年的全球减排目标,这一长远的规划必须得到近乎一致的同意方能实现其预期的效果,否则即便在部分国家的催促下草草通过,在实施中也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哥本哈根会议虽然在结果上颇令人感到失望,但从会议中所透露出的积极信号看,我们仍可对未来充满期待。(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