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把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为贫穷人对抗气候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19:34  中证网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今日起于哥本哈根召开,能否达成长远对全球有利及公平的气候协议,将会在未来两周揭晓。

  笔者过去以观察机构成员身分,曾参加两次分别在波兰波兹兰和泰国曼谷的气候会议,草拟此文时正在准备前往哥本哈根。今次心情跟过往不一样,因为两年前在印度尼西亚峇里订下的路线图的死线,就在眼前,全球关心气候变化的各界人士,都不断作出努力。

  很多香港的朋友问我,哥本哈根会议有什么重要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签署,订立了富裕国家要大幅减少温气气体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及技术转让,令他们减排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目前,跟气候有关的灾难已经令二亿五千万人受到影响,9成来多自发展中国家,但他们的人均温室气体远低于富国的水平,这对他们极不公平。

  香港人较为熟悉的《京都议定书》,只订明富裕国家在第一阶段实施期(2008-2012年)要减排5%,适应、财政支持及技术转让完全欠奉。巴厘路线图除了要订立一个更长远的气候目标外,还要在减排以外的其它重要范围上达成共识,否则发展中国根本难以在国内推动减排和适应措施。

  在过去一个月,一边厢,富裕国家不断"放风",企图调低国际社会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期望;另一边厢,不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等,则公布它们国家的减排行动,希望在最后一刻推动会议达成正果。

  其实,要在哥本哈根达成协议,并非大家想象得那么困难。富裕国家只要履行双重责任,即承诺在2020年,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减排4成,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量的新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决心将会实时改变气候谈判的互动,发展中国家亦一定会作出相应配合。

  乐施会估计,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需要2,000亿美金,作减排及适应措施。这笔钱相对于富国在金融风暴中用于拯救银行所花的84,000亿美元,只是九牛一毛。

  如要我在乐观和悲观之间作出估计,我宁愿相信和冀望,富国会带头承担其在工业革命后至令百多年所累积的排放负责,并积极推动会谈;否则,延迟谈判,只会令贫穷小区要继续不公平地承受气候变所带来的恶果。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