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宣布减排“路线图” 有望推动哥本哈根大会谈判进程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衡道庆

  

  担心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会无果而终的人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对此次大会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中美两个大国,日前先后发布了各自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将对下月初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实质性协议带来重要推动作用,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布减排目标更将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北京时间前天晚间,美国白宫官员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2月9日出席届时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白宫同时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就在上述消息发布的数小时后,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会议还决定,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中美两国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上述减排方案,可能双方事先有过沟通。”能源战略专家、《科学时报》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教授昨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指出,由于中美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加占到了全球将近一半的量,如果两国能在减排方面有所行动,势必会对气候大会的召开以及谈判进程带来推动。

  但他也指出,“各国在达成减排目标的背后,真实的背景是大国联盟与大国合作的关系,其实质是推算出各国更换能源系统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而中国为了在国际谈判中获得最大收益,应该与美国和欧盟同时进行谈判,并让对方先承担历史减排责任。”

  “如果美国不合作,则中国不应过早作出承诺。”武建东说。

  在他看来,国务院昨天提出的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表明中美两国达成了以2005年为减排基准年的共识,而欧盟的方案则以1990年为基准年,“这相当于在基准年的确认上帮了美国一把,同时也意味着,这一基准年很可能成为哥本哈根大会的重要基准年。”

  “但这一目标也使中国未来十年将进入到一个强制减排行动中。”武建东认为,中国应对减排目标的达成设置限制性条件,并保持一定的机动性,此外还应与欧盟和美国达成清洁能源技术合作的协定。

  作为全球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国家,美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关键参与者。发展中国家呼吁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排放水平基础上至少减排40%。然而,无论是美国国会众议院业已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还是参议院正在讨论的相关法案,所提减排目标均较低。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