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船舶装备业发展处上升期 中国重工获机构高度认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7日 00:53  证券日报

  部分投资者表示,中国重工估值应在30倍左右,发行价应在8元/股左右,价位适中

  □ 本报记者 王 杨

  继11月25日刊登招股意向书后,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管人员即协同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组成路演团队,前往上海、深圳、广州和北京四地开展面向询价机构的预路演推介活动。

  在预路演推介活动中,公司董事长李长印先生率领高管团队积极解答机构投资者的各类提问,公司独特的行业背景、完整的业务构架和综合的竞争优势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广泛认同,投资者反应热烈。

  对于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公司所处舰船装备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行业供需的问题,公司董事长李长印表示,中国重工从事的是船舶装备业,目前国内船舶装备业产能严重不足,发展潜力巨大,与船舶制造业务完全不同。2009年,国家提出的《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明确指出了我国船舶装备业规划目标:2011年,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舶设备的装船率达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而我国目前国产设备平均装船率尚不足50%,与日本、韩国的90%相比相差巨大,因此中国船舶装备业产能过剩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其发展前景巨大,发展空间已毋庸置疑。2007年我国国产船舶装备收入为211亿元,根据业内人士预测,2011年我国国产船舶装备装船率达到65%,国产船舶装备收入预计将超过676亿元。

  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公司从事部分军品舰艇装备及能源装备业务,是国内海军舰船装备的主要研制和供应商,在舰载用柴油机及关键零部件、舰艇用武器装备发射装置、舰船用通讯导航装备等技术方面拥有大量高质量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2009年军品收入占比超过10%,长期受益于海军装备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公司依托先进成熟的船舶装备制造水平,充分发挥在军品科研及生产领域的领先优势,按照工艺相关、技术相近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才、技术、资产和产能的军民结合,加快开发能源装备等相关领域产品的步伐,实现了风电、核电高端产品的产业化,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了公司的业务架构。

  部分参加路演的机构投资者表示,中国重工目前手持订单充足,未来3年的经营业绩有着十分可靠的保障强。公司海军舰船装备、民用船舶装备、能源装备三大业务板块市场前景广阔,均具有卓越的市场竞争力。部分分析师预计2009和2010年,中国重工净利润增速均将超过20%以上。从目前A股市场看,中国重工尚无可比公司,机构投资者普遍采用军工、装备制造和能源装备分部加总法进行估值,均认可中国重工的投资价值,对应公司2010年的业绩预期,认为中国重工估值应在30倍左右,发行价应在8元/股左右,价位适中,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