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 顾少波
近来,A股市场有两个现象比较引人注意。一是八九月以来的大幅度调整,与屡创反弹新高的外围股市形成了鲜明对比;二是市场扩容速度不断加快,中小板、再融资、创业板,让投资者有些应接不暇。于是,一些分析人士信手拈来,把“扩容”和“调整”“有机地”联系起来,扩容渐渐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市场下跌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罪魁祸首,更有分析人士建言要暂停新股发行。当前的扩容对市场的影响究竟几何?扩容一定会导致市场下跌吗?
2000亿元之于20万亿元
截至今年10月13日,IPO重启以来,A股市场累计发行5家主板公司、27家中小板公司和28家创业板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166亿元;再融资(包括增发、配股和可转换债券)累计募集资金888亿元,新股和再融资总计融资2054亿元。
根据沪深交易所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截至13日收盘,两市总市值合计20.87万亿元,流通市值合计10.72万亿元。2000亿元之于20万亿元不过是1%。而在2006年、2007年,股市扩容规模分别是2017亿元和5878亿元,占当年两市总市值的2.2%和1.8%,扩容速度是目前的两倍。
扩容导致下跌是错觉
A股市场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2001—2005年是融资最少的5年,年均融资额约为700亿元,在此期间,A股经历了漫漫的熊市;与其相反,融资最为活跃的2006年和2007年,却是气势如虹的大牛市,上证综指分别上涨了130%和96%。观察美国和香港的股市,扩容在美国和香港股市同样没有造成下跌,反而成为市场上涨的推动力。1992年至2002年十年间,美国股市融资大为扩张,平均每年融资额在1300亿美元左右,但这10年是美国股市的10年大牛市。2004年至2007年,香港股市也在大举扩容,国内的金融保险、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大公司都到香港上市。而同期香港股市走出四年大牛市,先后于2006年12月28日及2007年10月18日分别突破20000点及30000点大关。这些事实说明,扩容与市场长期走势其实呈现正向变动关系,扩容导致股市下跌的结论显然是不成立的。
既然说扩容不会导致市场下跌,那么为什么每当有大盘股发行时我们的股票市场常常会出现震荡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市场和投资者还不是很成熟,市场的效率还不高。扩容作为一些分析人士为市场短期涨跌寻找的托词,长久下来,已经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一种心理影响,形成一种心理暗示,甚至把市场扩容当作指导买卖的参考因素,最终,投资者这种错误的直觉造成他们在扩容来临时的不恰当的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市场短期的波动。可以说很多投资者对消息面、对资金面直观上过于敏感,而缺乏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另外,由于A股市场一直存在“炒新”的根性,每当有新股发行,难免有一部分资金从市场抽离去“打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市场的波动。
被忽视的另一面
我们的市场评论人士常常给扩容过多的镜头,而忽略了市场的另一面。从资金层面看,今年以来获批发行的新基金已经超过100只,累计募资达3000亿元,尤其是7、8两月成立的新基金单月募资整体规模均超过480亿元。除了基金,截至8月底,新成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募集规模也已超过500亿元。可以说股市扩容速度远没有赶上资金的扩容速度,即便是在新股发行较快的7、8月。当然,这也充分体现了有关部门维护市场的良苦用心。另外,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8.54万亿元,同比增长29.31%,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0.17万亿元,同比增长29.51%,M1和M2的同比增速再创新高,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69亿元,同比多投放965亿元,流动性仍然十分充裕。
如果说供需决定市场涨跌,当前市场其实是双向扩容,而且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换句话说,目前股市的扩容速度完全是市场能够承受的。
别再拿扩容说事儿
决定市场走势的因素很多,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因素,短期因素诸如一些消息、事件,中长期因素主要是货币政策、利率、汇率以及宏观经济走向和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等,而最终决定市场趋势的还是经济和企业的发展前景。按照趋势投资的理论,市场亦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和运行惯性。大盘自去年创下千六低点后,今年一路上涨,8月最高摸到3478的高点,无论从反弹幅度还是板块轮动方面都走完了一轮相对完整的反弹行情,市场在此时进入调整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的。
股市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与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和10万亿元新增贷款相比,股市2000亿元的融资规模显然不能算高。同时,我国目前监管部门无论是对新股发行还是上市公司再融资都有比较高的门槛要求,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公司需具备良好盈利能力、发展前景以及分红回报能力。如果融资能够带来更多收益,这样的行为理应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仍待发展完善,让更多优质公司进入股市、通过股市实现发展,股市才能真正发挥“经济晴雨表”的功能。
扩容不是利空,而是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新股恢复发行以来,无论是公募还是私募,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机构投资者对新股都表现了很高的兴趣,而至于扩容对市场的影响不置可否,毕竟市场有其自身的承受能力和调整能力。而广大投资者则需要重新认识新股发行、市场扩容对于股市的意义,理性认识市场的供需关系,树立起长期、健康的投资理念,切莫被市场中的一些“噪音”驱使着追涨杀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