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退出寒流或霜冻资产膨胀预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30日 04:15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贺辉红

  日本股市、印度股市、纳斯达克……不少股市指数近期皆跌破60天生命线,在技术上首先给投资者的感觉就是“寒流”来了,而激起这股寒流的正是不少国家正在酝酿或实施的宽松政策“退出计划”。分析人士认为,这股退出“寒流”或给刚刚抬头的通胀预期一丝冲击,令资本市场再度步入“阵痛期”。

  “退出”引发市场忧虑

  继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扮演开路先锋之后,印度和挪威也开始准备收紧货币的政策。本周二,印度央行出人意料地要求银行增加债券拨备作为储备,从而开启了非常规刺激措施的回收之路。挪威央行加息25个基点,成为欧洲首个加息的经济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全球货币紧缩的忧虑。此外,分析人士还预计,印度央行和韩国央行一起将成为全球危机爆发以来首批提升利率的亚洲央行。在此背景下,美元由底部启动,美元套息平仓潮暂告一段落,这似乎也意味着外汇市场开始预期美国即将退出“撒钱”政策。

  在“退出宽松货币政策”逐渐回归到人们视野,并成为各经济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时,市场也开始有了反应。在10月中旬之前,涨势不错的全球资本市场再度集体走向低迷。道琼斯离前期高点已有近400点距离,纳斯达克已经跌破60天线。日经指数、韩国综合指数和澳大利亚标普200也都已经破位。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已连跌4天,大宗商品、石油等也渐显疲态。而国内上证指数经过近三个月的反复震荡之后,再度回到3000点以下。恒生指数也是连跌三天。“退出”预期正冲击到全球资本市场的各个角落。

  资本市场预期不明

  对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担忧的一个重要理由是通胀预期。此前市场预期规模空前的新增贷款将引发CPI的上涨,从历史上看,当M1增速超过M2时,往往引发通胀。但事实上,前三季度CPI同比仍然下降1.1%,而资产价格(股票、房地产、黄金等)已经大幅上涨,尤其是我国房价水平已经率先创出新高,与西方国家低位徘徊的局面形成鲜明对照。这表明,目前信贷投放的传导机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大部分货币投放之后,流入到了资产市场。因此,如果退出机制最终形成,受伤的将是股市和房市。

  其实,从世界经济历史来看,每轮由需求引发的危机过后,在复苏过程中,“退出机制”必将引发阵痛。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就是,由于需求缺失,宽松货币政策的落脚点最终会落在投资上(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平均增速接近罕见的30%,为成功实现保8,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投资拉动的可持续性并不强。在项目投资完成之后,如果无新项目上马,就业问题就会重新出现,这就意味着经济体需要面对新的需求问题。但如果无退出机制,经济体面临的则是低利率环境下资本膨胀的问题,当这个问题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引发更大的危机。

  目前,从全球来看,除少数国家会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外,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都不敢贸然退出。从退出的步骤来看,他们也应该会从最轻微的开始。不过,一旦这个政策开始实施,汇率市场的频繁波动可能是一个趋势,中国出口的前景仍然难有根本好转。在国内经济结构并未成功转型的背景下,“两驾马车”要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平衡向前发展,还是相当有难度的。

  国内政策取向值得关注

  随着国内资产价格和物价,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走高,国内的政策取向也可能发生变化,通胀预期管理已经列入管理范畴。

  首先,从房贷来看,实施了近一年的房贷优惠利率可能在明年中止。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30%的优惠房贷利率可能从明年1月起叫停,而政策最早有望在今年11月份公布。如果这一政策得以实施,那就是变相提高了房贷利率。而顺着这个逻辑,本已价格高企的房地产市场可能因此受压,从而影响到相关产业。

  其次,从个贷来看,近日银监会出台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对个人贷款实行贷款人受托支付和贷款人自主支付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把握借款人交易的真实性、借款用途的真实性,严防虚假按揭业务的发生,对个人贷款炒股和炒楼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抑制。事实上,今年中期以来,银监会相继出台了《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政策实际上有利于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不过并不利于资本市场升温。

  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退出”潮流暗涌的背景下,我国目前加息的可能性也许不大,但针对信贷风险控制、信贷数量控制、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轻微举措仍有可能出台。在这种预期下,“退出寒流”可能霜冻刚刚抬头的资产膨胀预期。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