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改变了什么

  ⊙庄健 ○主持 于勇

   

  

  全球金融危机已走过一年多的时间。伴随各国政府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和实施,全球经济已从当初的急速衰退逐渐企稳并初露曙光。但过去一年,世界被金融危机改变了什么?哪些没有被改变?在“后危机”时代,引领全球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新生力量又在哪里?

  首先,金融危机改变了人们对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的看法。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大致形成了以欧美发达国家“高消费、低储蓄、贸易逆差”为一极而发展中国家“高储蓄、低消费、贸易顺差”为另一极的非均衡格局。欧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金融创新和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高端服务业,形成充满着大量泡沫的虚拟经济。然而,大大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并不真正创造财富,资产价格与真实价值严重背离所导致的泡沫终究会破灭。而一旦泡沫破裂、财富大幅度缩水就会很快把经济拖入危机泥潭。所以实际上,这次金融危机是西方发达国家追求经济泡沫化、虚拟化的必然产物。

  其次,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经济力量的对比。危机发生前,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高科技产业、信息化产业特别是现代金融领域的竞争优势,主宰着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而危机发生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逐步打破原有全球经济和金融格局,G20会议的召开使世界经济格局趋向多极化、多元化,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增强。

  第三,危机使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弊端暴露无遗。如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核心的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仅反应迟缓,有时还给出了错误的药方。另外,由于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不仅导致监管功能的重叠,更出现了对对冲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缺乏国际监管的盲区。

  第四,危机使人们对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新认识。危机发生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信奉市场调节的力量,过度相信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限制政府干预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然而,面对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对经济、金融运行的干预程度前所未有。回头来看,尽管如此规模的政府干预措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对稳定金融秩序,坚定人们的信心,有效避免出现经济大萧条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第五,危机使各国普遍重视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经济史告诉人们,每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往往预示着新的科技进步的出现,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将引领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泥潭,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目前来看,以新一代的互(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很有可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金融危机在许多方面仍无法改变或者说影响甚微。如尽管金融危机促进了全球经济结构失衡的调整,但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尽管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的弊端,但建立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体系和管理框架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金融危机要求政府的大量干预和刺激政策的持续执行,但只要经济增长获得足够动能这些政府干预和刺激政策就会很快淡并出让位于市场调节;尽管后危机时代呼唤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传统产业仍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也许,一年的时间确实太短:世界经济从危机中复苏需要时间,人们对危机的总结和反思也需要时间……

  (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