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危机阶段货币政策真正转向适度宽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8日 02:15  证券日报

  □ 阎 岳

   在“后危机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将由今年上半年事实的“宽松”转向真正的“适度宽松”。

   先解释一下“后危机阶段”:世界经济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巩固的带动下迎来了复苏的曙光,此时,各国经济也步入了“后危机阶段”。这一时段的主要特征就是,各种刺激经济复苏的积极政策开始考虑退出。尽管各国在G20会议上达成共识,要稳定现有政策,但没过多久,以色列、澳大利亚仍就率先采取了加息行动。

   继二季度中国经济实现7.9%的高增长后,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8.9%,正逼近危机前水平。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后的一年间,中国经济正走出一条“V”形反弹回升之路,并成为带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重要力量。

   在受危机影响严重的一些欧美国家,全球经济的变化也使他们看到经济复苏的希望。德国央行行长韦伯预计第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0.75%,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本月初也表示,美国经济应该可以在今年晚些时候重新开始增长。

   新兴经济体以及发达国家经济数据的好转,使各方看到了未来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本月初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全球经济将在2009年收缩1.1%之后,在2010年增长3.1%,重拾扩张势头。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是在是在事实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奠定了企稳回升的基础的。

   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新增贷款在5万亿元以上。但从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贷款投放看就已远远超出了这个目标:1月16200亿元,2月10700亿元,3月18900亿元,4月5918亿元,5月6645亿元,6月15300亿元,共计73663亿元。

   半年的时间就创造了如此规模的信贷投放,很难用“适度宽松”来界定上半年的货币政策。因此,把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定性为真实的“宽松”是不过分的。

   但是,像今年上半年这样规模的信贷投放时不可持续的。因此,在7月份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提出下一阶段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并注重货币信贷增长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提高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于是,到了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开始回归“适度”宽松。以新增贷款为例,7月3559亿元,8月4104亿元,9月5167亿元,三个月中新增贷款额度比较均衡且稳定,不像上半年各个月份那样差距较大。因此,从三季度开始货币政策开始转向真正的“适度宽松”,其中“适度”成为关键。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经很智慧的对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做出过这样的解释,“用起来要考虑它的利弊,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幅度去调整也是很有艺术的”。

   如何掌控“适度宽松”这个原则,央行已经开始有所作为,就是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利用央行票据进行调节,也即数量性的调节会先于价格性调整。

   有专家认为,如果第四季度GDP超过10%,资本的流入开始加强,数量性调整的力度一定将加大。而加大到什么程度呢?不排除开始动用存款准备金的程度。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也承认之前的货币政策是属于“宽松”的。他于近日表示,从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特点来看,中国经济初步实现了“V型”增长。短期内超常规的刺激政策已显现出逐渐退场趋势,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实际上就是一种退出。但他也表示,尽管如此,由于4万亿投资的信贷惯,明年新增贷款仍将不低于8万亿。

   什么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操作,要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之间寻找平衡。当前央行和银监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