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行并购永隆一周年协同效应初步显现

  两行整合目标: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争取最佳竞争力

  证券时报记者 罗克关

  本报讯 完成收购永隆银行一年之后,招商银行彼时颇富争议的大手笔投资是否已令外界疑虑烟消云散?而完成收购之后的整合进度,是否已经达到这家意欲凭借香港走向国际市场的内地商业银行的预期?

  在收购完成一周年之际,招行整合永隆银行的核心团队日前在深圳悉数亮相,接受了包括《证券时报》在内的内地和香港多家媒体联合采访。招商银行行长、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表示,经过一年时间的整合,招行与永隆在跨境批发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已然初具雏形。

  “根据我们的战略目标,未来招行和永隆将重点在批发业务的跨境联动和为高端客户提供跨境财富管理上发掘协同效应,藉此来带动两个市场批发和零售业务的发展。整合完成后的招商银行和永隆银行将成为在跨境金融服务领域最具竞争力的综合化商业银行。”马蔚华如是勾勒两家银行未来的整合前景。

  借跨境平台揽公司客户

  招行高层介绍道,业务架构上招行整合永隆的第一步是强化永隆的批发业务模块。

  永隆银行行政总裁朱琦表示,由于永隆以往的经营风格,其传统客户主要是香港本地中小企业及个人,批发业务特别是针对香港与内地之间跨境商业活动的公司业务相对薄弱。

  “但实际上香港大量的蓝筹股、大型企业以及跨国企业在两地都有业务,跨境批发业务需求潜力巨大。所以今年我们重点加强了对这块市场的投入,这也是永隆今年整体盈利增长最快、占比最高的业务模块。”朱琦说。

  基于这一思路,介入以往由几大国有银行垄断的蓝筹股收款行市场,成为永隆今年在跨境批发业务开拓上的重要举措。据悉,继在5月中旬获批“首次公开招股副收款行”资格后,永隆在9月份正式成为中国全通(00633)在港IPO的收款银行。

  “这一业务可以充分利用永隆在香港的网点资源,对赴港上市企业提供比较便捷的资料派发和收款渠道,除了赚取中间业务收入,还能为招行吸引更多资质良好的公司客户,后续的交叉销售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没有永隆这个平台,招行就很难介入这些公司的业务当中。”一位在香港工作多年的资深银行家对记者说。

  此外,现有的存量公司客户资源亦成为两家银行今年重点挖掘的业务模块。招行行长马蔚华与记者交流时强调,该行的调研数据显示,在其业务重心华南地区,40%以上的公司客户都有境外资金安排的需求,而招行依托永隆在香港的业务网络,通过灵活安排,可以更大限度地为现有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抢占跨境财富管理先机

  凭借跨境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公司客户,招行的目光亦投向了日益壮大的跨境财富管理市场。

  朱琦在与记者交流时表示,在内地高端客户资产净值达到一定程度后,跨境的财富管理需求市场正在逐步成型。“尽管没有很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恒生指数每天的交易量中至少有20-30%是内地资金,这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境内资金开始流向香港,同时香港也有很多资金流向内地,这方面的市场潜力将是巨大的。”朱琦说。

  数位受访的内外资银行人士表示,综合目前中资银行在港的网点以及外资银行在内地的网点情况看,招行和永隆的整合是比较典型的互补结构。

  朱琦亦不讳言两家银行未来在跨境财富管理业务上的期待。“未来我们希望能够为国内和香港两地的高端客户提供跨境理财服务,目前这块业务在人员、产品和资源配置上都已经开始起步。我们也希望这能够成为未来永隆银行的核心业务模块。”朱琦对记者说。

  据招行介绍,随着招行和永隆整合的推进,两地零售业务的相互推荐工作已全面展开,永隆银行内地零售客户的管理总资产、存贷款较年初都有显着的提升;两地信用卡优惠商户推荐业务也在进行当中,客户手握招行信用卡赴港购物,或者以永隆银行信用卡在内地购物都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零售业务协同效应初步显现。金融市场交易业务方面,两行作为交易对手,在外汇交易、资金拆借等领域都已经开始了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永隆银行在美国洛杉矶设有一间分行,因而通过此次收购,招行在洛杉矶得以顺利落子布局。招行高层表示,由于永隆洛杉矶分行在当地经营达20年之久,因此其客户基础对招行而言亦具备价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