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渔
从7月底开始申请受理至今,短短3个月内,103家拟上创业板公司全部完成初审意见的反馈,31家公司经过发审会审议,28家公司正式招股整装待发,后续企业也正在落实反馈意见之中,创业板市场以前所未有的“创业板速度”即将正式开张。
许多投资者已按捺不住期盼的心情,这在火热的创业板一级市场上已经得到体现。不过,在许多专业人士的眼中,创业板毕竟不同于主板,主板(包括中小板)是成熟期的企业,而创业板是成长性企业。这一核心差异决定了成长中的创业板就会蕴藏诸多特殊的风险点。因此,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迎接这一新市场必须真正做好心理和实战准备,提高对风险的辨识和全面把握能力,是投资者当下首先要练就的内功。
纵观这103家公司的特点,一位曾参与审核的专业人士作了如下大致表述:首先,这些公司成长性明显,对于有些在财务指标上可能略显不足的公司,审核中已有所控制;其次,创新性普遍较强,业务模式各有特色;再有,大部分企业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规模相对较小;最后,有些企业改制和培育的时间较主板短,企业的稳定性和治理成熟度有差异。
上述人士的总结大致给我们勾勒出这些创业板企业的概貌。而在每一个突出特点的背后,实际上正隐含了投资者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风险点。
比如在成长性明显的背后,隐含的就是业绩大幅波动的风险。有些公司可能在前一段时间表现为高成长,但是它所依赖的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新经营模式的适用性和成熟度、新行业的市场容量和成长空间,可能都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当某一种环境发生变化后,高成长就可能减速甚至终止,投资者的预期就不一定能实现。
再如创新强是这些公司的特点,但模式新的背后也意味着模式的不一定成熟。同时,许多创业板公司有“轻资产”的特征,但反过来也会有应收账款多、对外投资高等特点,就会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
比如,企业具有核心技术的同时,也会面临所依赖技术失败的风险。因为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产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而且相当多产品的技术更新和换代非常快,因此存在由于技术失败导致投资者出现重大损失的风险。
再如,作为成长性企业,很可能具有股权结构不稳定的特性,一旦上市后控制权变化就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此外,投资者还必须充分重视来自二级市场的风险。已发行的28家公司绝大多数静态市盈率较高,如果公司的成长跟不上去,二级市场估值就无法支撑;较高价发行也导致许多公司的募资超过预期,能否适应资产结构的变化将挑战这些公司的把控能力,对超募资金的持续监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还有,由于处在市场形成初期,大部分公司发行价差异不大,但能上市的公司中有优等生,必然也有及格生,在后续市场运行中有可能出现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加之创业板市场固有的风险特征,新技术、新模式等导致传统的估值方法可能不再适应,不同投资者对股价的判断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异,都有可能加大二级市场价格波动。更为严厉的是,创业板的退市风险较主板明显增加,一旦误踩了“地雷”,投资者可能真会血本无归。
练好一双辨识风险的火眼金睛,投资者才能全面把握企业的全貌;做好投资决策,才能在未来创业板市场中淘得真金。不过,尽管前有险滩,但风险也并非像魔鬼一样可怕,监管部门的各项制度设计就是要让各种风险因素透明化,让市场形成将风险作为价值评估内在因素的机制。而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练就识别风险的慧眼也并非遥不可及,它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平常心再加上一点耐心。
专业人士为此给出了投资者认知创业板风险的五条线索。 一是要看企业招股书的首页提示,真正认识创业板的板块风险;二是要仔细看招股书扉页开宗明义的重大事项提示,这是快速认识风险的捷径;三是仔细阅读专章披露风险的章节,从而透彻了解公司的核心价值;四是专门从风险的角度,耐心、全面阅读招股书的其他内容并作出判断;五是要看保荐代表人和专业服务机构出具的专项意见书。
“开启创业板投资大门的钥匙,要真正交还给投资者,投资者应该成为风险认知的主体,明明白白地投资,这样才能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持续发展。”业内专家这样评价道。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监管部门的发行审核仅定位于合规性审核,不可能确保企业的尽善尽美,但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监管部门力争在审核中对有关风险的充分揭示大力关注。像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质疑,实际上在监管部门的审核环节中都已经发现,并通过反馈意见的形式得到说明,而目前也没有任何突发的其他问题再出现。另外,对于在审核中发现的最近一期业绩下滑等情形,也采取了充分反馈说明等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