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后两批18家创业板公司两大新看点

  VC/PE进驻少于首批;两公司发行价格低于询价下限证券时报记者胡学文

  创业板公司发行正在稳步推进,在后两个批次发行的创业板企业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在VC/PE的进驻情况上,后两批明显不如第一批多,第三批9家企业中甚至有3家没有创业投资的踪迹;另外,在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上,企业并没有一味追求高发行价而带来高融资额,甚至有企业选择了低于询价下限的价格发行。

  创投“成色”不及首批

  数据显示,在目前全部的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创投背景的达到23家,其中本土VC/PE投资企业达到18家,外资和中外合资VC/PE投资企业分别为3家和2家。而未曾获得VC/PE投资企业共计有5家,分别为深圳华测、成都硅宝、大禹节水、西安宝德和华星创业,占总数的17.86%。分析可见,上述没有VC/PE进驻的公司全部分属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创业板公司中,其中第三批9家公司中就有3家公司完全没有创投的踪迹。显然,单单从数据上来看,后两批,尤其是第三批创业板公司在创投“成色”上明显不及首批。

  值得一提的是,在获得VC/PE投资的23家创业板企业中,有3家闪现知名外资创投机构的身影。美国华平投资集团旗下的Brook公司曾对北京乐普医疗增资;爱尔眼科因其独特的连锁经营模式而顺利通过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的综合评估,获得813.67万美元的长期融资;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曾向银江电子注资,并在软件创新及优化解决方案方面展开合作。此外,还有2家创业板企业获得了合资创投机构的投资:今年2月,由海通证券和比利时政府等共同成立的中比基金,以每股6.47元的价格购买中元华电365万股,成为其唯一的机构投资者;2004年底,有外资背景的信中利投资公司以70万美元的价格获得华谊兄弟3%的股份。

  不过,有专业人士并不认为创投进驻减少就意味着企业资质的降低,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后两批企业的高科技特征,使得企业的成长周期较长,导致其对于追求最大投资收益的创投机构吸引力的缺失。

  发行价格未一味追高

  除上述特征外,从已公布的情况来看,第二批公司确定发行价时,其态度更加务实,并没有一味追求高发行价而带来高融资额。9家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的发行价低于询价对象报价的中位数,甚至有公司的最终确定价格低于询价下限。不过,绝大部分公司的发行市盈率仍然高于同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

  事实上,上市公司可以在询价区间内任意确定发行价,如果定价过低,公司很可能会筹集不到发展所需的足额资金,但如果发行价定得过高,相当于是在“透支”公司的未来。

  此前已完成申购的第一批创业板公司在确定最终发行价时,有一半的企业都选择了以最高询价作为最终发行价。这种现象在第二批创业板公司中则有所变化,根据第二批公司的询价结果,新宁物流和华测检测最终确定的发行价均低于最低询价,此前两者的询价区间分别为18.40—20.24元/股、27—32元/股。在已公布发行价的公司中,以最高询价发行的公司数量已大为减少。

  尽管如此,世纪证券高级分析师吕丽华仍认为,目前公布的创业板公司发行价偏高,不过她同时表示“首批28家公司被爆炒将不可避免”。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需要市场的最终验证,发行价格在经过一段时期后有望逐步趋于理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