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产业资本转向金融是转型期常态

  胡月晓

  

  流动性分布发生改变,是导致资产泡沫的重要原因。如果扩张的流动性流入实体经济领域,那么经济发展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不会被认为是资产泡沫。说流动性推动泡沫,更大程度上实际上是指流动性扩张基础上的流动性分布结构改变。扩张的货币如果更多地流向金融上层领域,资本市场等虚拟经济层次通常就会呈现出比实体经济更繁荣的局面。而虚拟经济超过实体经济的过度繁荣,通常被认为是会损害实体经济发展的。因此,相对于流动性规模的扩张,人们更关心流动性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金融市场上流动性分布结构的改变。比如,即使四季度信贷增速放缓,市场一度预期,由于储蓄活期化带来的流动性分布结构改变,我国股市年内仍然“不差钱”。

  2007至2008年间,我国其他存款占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的比重全部落在1.76%至1.98%之间,进入2009年后,其他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重迅速跃升到2.15%以上。这说明我国流动性在总体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多流向了资本市场等金融上层领域。市场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实体领域经营环境未出现根本好转,是导致货币管理当局扩张的流动性流入虚拟经济的根本原因。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经营资金变成投机资金的原因,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当前流动性分布的改变,是面临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阶段性表现。

  进入21世纪以来,经过长达七八年的经济高速扩张,中国产业资本实力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发展和资本积累的结果,是产业资本开始谋求转型,各路产业资本不再满足于在价值链的低端部分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希望在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中获得更大的份额。资本转型需求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表现,就是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一般来说,产业资本升级是从产业链的下端逐渐向上端攀升的,产业链条中的价值分配自上而下也是逐渐减少。在当今技术和创新日益成为核心竞争要素的商业模式下,这种自下而上的产业升级“爬树”模式已日益明显。

  资本要在产业链中爬升实现升级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和提高中国产业资本本身的各种技能。在国际经济循环中,中国产业资本要在产业链中实现价值提升,非三年五载难以完成。正是产业资本在产业价值链中升级的困难,促使了许多产业资本变身为金融资本。相对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在价值链中的层次更高、收益更大,虽然金融领域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但对于对金融风险认知严重不够的中国产业资本来说,金融资本的高收益,足以引诱它们放弃实业,直接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跃升到金融领域,而不再拘泥于产业价值链条,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往上升。

  产业资本在升级过程中,通常需要金融资本的参与和帮助,比如金融资本提供的过桥贷款、并购融资、pre-IPO等。产业资本在和金融资本这一互动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金融资本的魅力——金融资本的高杠杆、高收益,以及对产业资本的控制和领衔作用,让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羡慕不已。

  归纳起来,笔者以为,是经济转型困难推动了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转变。在经济调整时期,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难度往往会加大,谋求转型的产业资本会更多地变身为金融资本。金融资本的增加,直接推动了金融市场上流动性扩张,进而资产泡沫加大。这正是当前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但是,这部分直接由价值链下游产业资本直接升级而来的金融资本,许多对原有的产业是有留恋的,在金融市场上也碰过几次壁,或者在实体经营环境好转后,很容易回到产业资本固有的升级发展轨道上来。

  当前中国经济的转型刚刚开始,产业资本放弃实业道路转向金融,会是一种常见现象,并不是经济困难导致产业资本转向投机。可以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金融资本来源会继续源源不断地增加,故而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资本市场资金将呈充裕状态,适度资产泡沫将伴随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尤其是前半期而长期存在。

  (作者系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