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股发行价格不应人为压制

  储着胜

  创业板新股的分批发行,引来市场对其发行价格的普遍关注,其中有不少人认为发行价格过高,需要有关部门适当加以干预。

  从已经发行的创业板新股来看,其发行价所对应的市盈率大多在四五十倍以上,差不多是目前市场平均水平的两倍,确实是比较高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创业板中签率也明显高于主板和中小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高”现象呢?

  高的中签率说明参与创业板新股申购的投资者相对较少,因为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创业板的风险要远大于主板和中小板,在申购资金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中签率自然就提高了;而创业板公司的高成长性使投资者在对公司进行价值评判时,往往不以市盈率为参照指标,因此对于有心投资创业板的投资者来说,预期中的公司未来高成长性使其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可以说创业板新股发行价格的高企是市场意愿和力量自然形成的结果,而市场化恰恰是我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所努力的方向。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是如何改变那些不适应市场化要求的各种因素,而不是重新用行政手段来对发行价格进行干预。

  从我国新股发行的实践来看,一直存在着“新股不败”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从发行新股的企业到承销商,再到监管部门,它们都不希望出现新股发行失败或者新股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的情况。其中监管部门是通过控制新股发行的数量、价格和时机来达到目的的。这实际上无异于给炒作新股的投资者保了一个底。结果自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竞相疯狂追逐新股。要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途径就是走市场化道路,其中最关键的发行价格市场化———这正是今年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当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新股不败”具体表现在新股上市后的价格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其发行价,使炒新者能够获利。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新股仍有空间在二级市场顺利“着陆”的情况下,是提高发行价使发新股的上市公司获得更多的资金好,还是降低发行价使炒新者获得更多的利润好?笔者认为前者为好,因为资金进入上市公司以后,通过其生产经营活动融入到实体经济当中,最终会为社会创造出各种物质财富来;而后者则只会增强市场的投机心理,诱使更多的资金加入到炒作新股的行列,这显然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从创业板供求情况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供应不足的局面都是难以改变的,因此,新股发行价格高企的现象也就难以很快消除。不过,随着创业板新股发行和上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发行价格有望逐渐下降。只有当市场容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新股发行价格过高的局面才有可能出现明显改观。

  当然,对于目前高企的创业板新股发行价格我们也并非只能旁观,通过其它一些手段的运用也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趋向于合理化,比如对投机炒作行为进行限制、通过社会舆论对投资者进行正确引导等。当投资者对未来的炒作前景期望值降低以后,他们愿意给出的申购价自然也就会相应下降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