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
□本报记者 杨博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每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谜底揭晓,大都给人这样的感觉,今年也不例外。
而几乎没有意外的是,大奖的光环所笼罩的多半是美国学者的身影。
从1969年首次颁奖开始,诺贝尔经济学奖至今已颁发了整整四十一届,总计64人获奖。有意思的是,其中有44人来自美国,超过50人得奖时正在美国工作。41次颁奖中,仅有7次未出现美国人的身影。
占世界人口总数不到5%的美国人,却将超过八成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收入囊中,这种“一家独大”的现象不禁令人感慨,究竟是什么促成了诺奖连年上演“美国秀”呢?
若将经济学界普遍认可的要素归结起来,大致可包括以下三点:研究方法先进、客观条件优越、多样化的创造精神。
在美国,经济学领域的细化程度几乎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其计量化的研究方法也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从一般的经济理论、经济史研究到复杂的数理模型,从工业、农业的行业周期和政策探讨到城市与环境保护、教育、家庭乃至犯罪等非经济性领域内容,美国学者的研究视角几乎遍及社会生活中各个细微领域,而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也都是首先在美国诞生并得到发展的。
美国较为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开放的讨论氛围为众多诺奖得主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在美国,专攻经济学的人数比任何国家都多,他们可以在各种交流平台上相互进行批评或评论。不仅如此,在美国从事经济学研究能够获得丰厚的科研经费,同时研究成果可以获得相应的名誉和奖金,这都是其他国家所不及的。
更重要的是,丰富多样的创新精神在美国得到最大限度的鼓励。作为全球私立大学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学府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宽松环境,它们鼓励创新,创造条件使人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研究人员自由与独立思考的热情,其结果便是,美国经济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始终走在全球前沿。
当然,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霸主”地位也被认为是为其独占诺贝尔经济学奖鳌头的重要因素。而在当前这一特殊时期,诞生如此多顶级经济学家的美国大陆,却陷入了巨大的金融危机难以自拔,又难免让人觉得滑稽。
近年来,不断有观点怀疑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的公平公正性,认为评审委员会对美国人情有独钟。历史数据或许可以给出回应:在所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只有两人来自发展中国家,而且这两人当时还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工作;只有3名获奖人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尽管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到全球人口的3/4;仅在1998年,印度人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凭借对福利经济学重大问题的贡献而摘得了当年的桂冠……
形容诺贝尔经济学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归属并不为过。但必须看到,诺奖归属的地域之别,绝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规模、政治地位的差距,更多的还在于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思想、研究成果上的差异。在经济高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中国人对诺奖的期盼与日俱增,但光有想法不行,现在要做的,更多的应是将目光投向自身,切切实实地考察中国学者与获奖学者的差距究竟有多少,然后放马前行。如此,或许有理由期待不久的将来,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舞台上,也能上演亮丽的“中国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