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莱美药业:未来三年还要靠医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30日 17:46  投资者报

  《投资者报》记者 肖君秀

  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莱美药业(300006.SZ)目前收入和利润的60%仍来自普通药物,而且未来几年格局将难有很大的改变。“抗感染药物虽然竞争激烈,生产厂家很多,但抗感市场也非常大,只要做好药品,不求没有销路。”莱美药业董事长邱宇这样认为。

  莱美药业此次上市的技术创新亮点——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目前还仅仅处于试用推广阶段。“新技术”虽值得期待,但未来几年抗感染等普药仍是公司盈利基石,最为关键的是,抗感药中70%品种已进入医保目录——这才是公司产品销售扩大的“靠山”,也是公司销售增长最为确定的因素。

  盈利重点:抗感类普药

  作为创业板首批上市的三家医药公司之一(另两家为北京乐普和安徽安科生物),莱美药业近三年的业绩高增长,主要来源于普通药物市场的迅速扩大。

  抗感染类药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近年已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9%。其主要产品有左氧氟沙星,销量虽大但增长趋缓;另外甲磺酸帕珠沙星、加替沙星等第四代喹诺酮产品以及注射用氨曲南,是公司抗感类药增长迅速的品种。公司的特色专科类产品的销售占比仅为17%,仅为普药的1/4左右,还无法成为公司的支柱产品。

  一般来说,普药在市场上有多家公司生产,进入低价格的激烈竞争,没有核心的技术竞争力。不过,对于莱美药业来说,抗感类普药已经成为其特殊的盈利模式,邱宇表示,已有6个品种进入基本药物目录,70%品种已进入医保目录。据了解,公司的抗感类药总共有40个品种,那么70%即有28个品种是进入医保目录(其中6个为基本药物目录)。可见公司靠医保开路,迅速扩大销路并使公司营收快速增长。

  公司200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2亿元,净利润为1798.72万元。在2006~2008的三年中,其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65%,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接近83%。不过,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同比仅占20.28%,增速放慢明显。

  对此,公司的解释是:产能已跟不上需求的提升。需上市融资建设8条生产线,用于抗感染及特色专科用药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

  特色药物:取代“主业”位置?

  公司路演的核心新技术主要卖点为“淋巴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技术”。另外药物微纳米分散及混悬制备技术和无菌原料药制备技术出为配搭“卖点”。

  基于上述新技术的产品“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抗肿瘤产品),目前还仅仅是试用推广阶段,不过,新药推广的费用与营收成正比,再加上新药上市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未来为公司带来的盈利尚不确定。

  但公司对此药寄予厚望,将未来盈利新的主要增长点放在此药身上,拟在2012年营收达1.2亿元,按公司目标为届时将占总营收的1/5。公司除了“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外,另外还有两款抗肿瘤产品,一种为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另外一种为注射用福美坦,用于乳腺癌治疗,为国内首家,但同样是处于起步阶段的新产品。公司之所以看好抗肿瘤产品的未来广大市场空间,主要是看到未来老年社会带来的机会,公司拟分享届时行业的整体性增长。据统计,2020年左右我国老年人口达3亿,药品市场将成数倍增长。

  在未来三年,公司打算快速提高特色药的营收份额,并逐渐从依赖抗感药的模式中走出来。在24日公司进行的网上路演中,邱宇表示,公司预计于2012年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6亿元,并预计2012年抗感染药物销售收入超过2.4亿元。可以看出,公司拟在2012年将抗感药物的销售占比由现在的六成降至四成,而大力提高抗肿瘤等特色专科药品,计划届时其销售占比提升至五成以上,进而取代目前抗感药的“主业”位置。

  不过,由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未知因素太多,市场更多地看好其普药发展。财通证券分析师付瑛分析认为,公司整体毛利率有下降趋势,产品线相对丰富,缺乏重磅级产品,但潜力产品不少。未来公司抗感药物——第四代药物甲磺酸帕珠沙星将不断替代市场上第三代喹诺酮药物,会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