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火电要选沿海水电要选业绩稳

  ———电力行业第四季度投资策略

  世纪证券研究所顾静

  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电力持续回暖。去年下半年基数较低,今年下半年用电需求将继续保持回暖趋势。火电股估值优势更为明显,补涨的可能性较大。

  四季度用电增8%以上

  8月全国用电量保持6月份以来正增长态势,特别是1-8月全国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0.36%,年内首次由负转正。

  第二产业用电恢复是用电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第二产业较1-7月提高1.42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下游高耗能行业(化工、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电力)产量增速近几个月持续走高,也验证了工业用电量的回暖及经济的复苏。考虑到去年下半年用电量基数较低,随着用电占比较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逐渐恢复,用电需求将继续保持回暖趋势,但由于下游需求可能出现的反季节波动将影响产品去库存化的速度,进而影响高耗能地区用电量回升,相对而言,沿海地区用电量回升较稳定。

  根据中国经济今年百分之八的增长目标,估计电力弹性系数为0.4-0.5倍,预计2009年用电量增速为3-4%,推算第四季度用电量增速为8%-12%。

  火电明显改善

  机组增速放缓,利用小时回升。1-8月全国新增装机累计4082.5万千瓦,较去年同期减少22%,其中水电1024.7万千瓦,同比减少36.6%;火电2702.1万千瓦,同比减少16%,延续了前期回落趋势。

  前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降幅环比收窄1.48个百分点,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环比提高1.5个百分点,由于大型水电机组的投产及来水量相对较少,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1.73个百分点。预计随着进入四季度枯水期,受水电挤占效应降低,整体占比中火电机组利用小时还将进一步回升。

  煤价略微上升,仍趋于平稳。目前国内主要煤价较去年最高点大幅回落,下降幅度达40%。虽然短期内受小煤矿安全整顿,供给减少影响,价格略有上升,但虑及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长(2009年9月累计投资1718.70亿元,同比增长36%),小煤矿在安全整顿后将部分复产,4季度是用煤淡季,预计随着国内经济回暖,煤价将略微上升,但总体仍趋于平衡。

  火电业绩回升,聚焦利用小时。二季度火电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6.84%,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34%,环比提高1.42个百分点,预计三季度还将保持增长。展望四季度,由于去年同期电价上调的翘尾因素消失,我们认为,用电量增长将是业绩回升的关键因素,机组利用小时的改善情况值得关注。

  水电看“水火同价”

  水电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水火同价”将是亮点。水电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提高,其中沿海东部区域的火电企业受益煤价下跌幅度较大,相对高耗能地区,直供电及优惠电价较少,电价较相对较高,加之前期用电降幅较小,毛利率回升较快。

  从水电上市公司来看,业绩亦保持平稳增长。二季度水电行业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6.03%,较去年同期增速提高5个百分点,基本恢复2006、2007年同期水平。预计进入四季度传统枯水期,来水量同比减少,水电业绩增速环比将有所下降。

  今年3月,电价改革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明确提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价格将回归合理,电价上调是必然趋势。目前水电价格确定原则是“保本微利”,大部分水电站的电价低于火电价格,这违背了同质同价的原则。而库区基金的征收,一方面加大了水电企业的负担,不利于行业发展。

  预期国家将对清洁能源价格进行调整,特别是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调整可能性更大。未来“水火同价”,或将成为水电行业业绩增长亮点。

  估值有优势

  行业整体估值优势显现。目前电力行业整体市净率为2.78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下,亦低于市场平均估值(3.82倍)。

  其中火电行业估值优势更为明显,整体市净率为2.61倍,低于行业整体估值水平,补涨可能性较大,加之业绩回升较为确定,给予“强于大市”评级。水电行业估值相对较高,整体市净率为3.28倍,高于行业整体估值,亦高于沪深300估值(3.08倍),给予“中性”评级。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回暖,电力行业业绩回暖趋势将延续,建议投资者关注东部沿海地区资产优良,业绩回升较为确定的火电公司,如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申能股份;另外业绩将保持增长的水电公司亦可关注,如长江电力

  行业风险:后期用电需求恢复情况,煤价波动幅度预计是否偏离,电价调整特别是“水火同价”具有不确定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