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晓灵:央行短期调控不构成股市波动原因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 张 哲

  本报讯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昨日在“中欧—华安锐智沙龙”上表示,央行的短期调控措施不应成为股市波动的主要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并不缺乏流动性,缺乏的是信心和好的企业,股市发展需要培育多样化的市场主体和金融工具。

  吴晓灵认为,中国储蓄存款25万亿,全部存款共40多万亿,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足,但缺的是不同质的市场主体。因而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的改革和创新。央行的宏观调控,不管是收紧或放松,都是为市场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所以,央行的宏观调控不是股市波动的理由。但中国股市如果能够在市场主体的培育上、上市公司的培育上、多种金融工具的培育上多下工夫,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吴晓灵指出,央行的货币调控有个中介目标,并通过动用多种工具来实现这个中介目标。央行在M2目标不变时调控超额储备率和基础货币,不影响货币政策的取向。

  吴晓灵称,上半年M2的增长最高达到了28.5%,而年初制定的M2增长目标是17%,现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年初的目标。而到了8月份M2增长28%,GDP增长约为7%,利率还是负的。货币供应几乎是经济增长的3倍至4倍,适当地控制一下货币供应,是正常操作。

  此外,吴晓灵强调,针对社会上公认当前贷款太多的问题,监管当局认为商业银行放松了谨慎经营原则,而银监会也提出要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