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底部基本探明 指数基金配置必不可少

  ⊙本报记者 王文清 见习记者 杨子

  ——专访建信沪深300拟任基金经理梁洪昀

  ⊙本报记者 王文清 见习记者 杨子

  

  在2009年的基金发行市场,指数基金成为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尤其是以沪深300指数为跟踪标的的基金。今年上半年,从权益类产品整体来看,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产品业绩表现突出,今年九月的“十指连发”更是抢足了投资者的眼球。

  在宏观经济企稳复苏和指数基金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于9月21日开始募集。这是建信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首只指数型基金,该基金的募集时间为9月21日至10月30日。日前记者采访了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拟任经理梁洪昀。梁洪昀表示,基于对目前数据的判断和宏观前景的展望,他个人认为2009年未来几个月A股市场很有可能在一个区间内运行,高度和幅度将会由政策的方向、经济复苏和企业业绩的预期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异以及场内资金充裕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记者:沪深300指数覆盖了经济各行业,表现好坏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你对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向怎么看?

  梁洪昀:从中长期来看,我们对宏观经济向好的趋势是有信心的。目前,海外各主要经济体的多项领先指标已经开始由底部回升,拐点乍现。在经历了海外市场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我国经济此轮增速的底部可以说已基本探明。企业利润同比增长有望在今年4季度转正,并在明年初继续延伸;与历史数据相比目前A股估值处于较合理位置;前期市场所广泛担心的新增贷款额下降,实际上并不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复苏,上半年超量释放的信贷足以支持“保8”目标的实现。未来在城市化、消费升级等多个引擎的牵引下,中国经济可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速。

  记者:经过上半年的大幅上涨,沪深300指数整体估值是否已经很高,长期来看还有多少空间?

  梁洪昀:从中长期看,宏观经济运行是股票市场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在基本面向好的长期趋势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较为乐观地看待A股市场的长期发展运行。目前根据市场一致预期,沪深300指数的总体动态PE水平均值大约在20倍左右,未来市场的盈利预期存在继续提升的可能,我们认为,前期的大幅调整使得市场风险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沪深300指数估值已经略低于历史的长期中值水平,这也为我们此时募集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环境。

  我们对市场的长期前景充满信心,推动市场向好的基本条件并未逆转。从短期看,A股市场的运行受政策预期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对政策的变动也会予以密切关注。

  下半年A股市场的确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下一阶段经济复苏的斜率应该不会有二季度那么陡峭。我们认为,对未来半年至一年股票市场走势起到关键性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房地产销售及投资数据的逐渐明朗,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基调的确定以及投资者据此做出的预期调整等。基于对目前数据的判断和宏观前景的展望,我们认为2009年未来几个月A股市场很有可能在一个区间内运行,高度和幅度将会由政策的方向、经济复苏和企业业绩的预期与现实状况之间的差异以及场内资金充裕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记者:目前市场上已有十余只沪深300指数基金。对于这些同类型的产品,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建信沪深300基金的优势在哪?

  梁洪昀:对于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在产品设计上的差别可能并不是很大,其实主要的差别更多地由实际运作结果来体现。近年来,中国投资者的知识水平和投资素质提升得非常快,我们预计普通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认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会有一个飞速的提高。指数基金的实际管理结果与指数本身相比较,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偏离,这个偏离的大与小、稳定与不稳定,就是同类指数基金在运作结果上的一个主要差别。能否保持对指数较好的跟踪,都会对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的实际效果产生影响。我们相信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认识会都会有很快的提升。

  具体到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我们将严格按照基金合同来投资,尽量缩小跟踪偏离度与跟踪误差,争取做到最优的结果。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选择指数型基金产品。

  记者:目前指数基金的规模增长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上半年指数基金的赚数效应有关。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会否再次激起投资者的认购热情?

  梁洪昀:我们不会盲目追求基金的首发规模。其实,基金的投资与管理是一个长跑的过程。就建信沪深300指数基金而言,基于我们对国内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上的判断,我们相信这只基金未来的长期表现也是值得期待的。当然我们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巧,有较好的基金投资管理能力做基础,我相信基金规模不是问题。

  当然,指数基金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的规模大一些是有好处的,可以降低同等规模下的申购、赎回对基金的冲击,有助于投资管理人更好地跟踪指数。

  记者:您刚才说到要靠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但从指数基金本身来看,都是被动地跟着指数来走的,从您的角度来看,指数基金的主动管理的空间有多大?

  梁洪昀:跟主动型基金比,指数基金主动管理的空间确实不太大。但就指数基金这个产品类别本身而言,投资管理人在投资组合的构建、现金管理技术等方面可做的文章还比较多。在长期投资过程中,这些方面的差异累积起来,对于长期收益的影响也还是很大的。这是指数基金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发挥主动作用的地方。我们认为,即使是指数基金,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也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投资者在选择指数基金时应关注那些具有较好公司品牌且具备较强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