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中国经济还没完全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夏季达沃斯年会昨天,夏季达沃斯进入第二天。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处在一个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信贷增长比较多,但从实体经济指标看,充实的信贷供应并未造成供需关系的失衡,没有造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据新华社 ○编辑 邱江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11日在夏季达沃斯年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讲,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发挥了作用,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但是还没有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阴影,处在一个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

  张晓强说,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仍然处在衰退之中,许多国家或经济体的统计数据显示,经济降幅比原来预期的要小,但还没有转降为升。中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外贸出口占GDP比重颇高的大国之一,目前这种仍处在衰退之中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有着负面的影响,外贸大体上还是同比下降20%左右。

  张晓强表示,从中国国内来说,一揽子政策发挥了积极的效力,但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解决。比如,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任务,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实现的;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中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问题也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这对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制约因素。

  张晓强认为,考虑到外部、内部挑战,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并不是很巩固,并不是很平衡,还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影响。

  信贷增长较多没有造成物价上涨压力

  张晓强同时表示,目前中国信贷增长比较多,但从实体经济指标看,充实的信贷供应并未造成供需关系的失衡,没有造成物价上涨的压力。

  他说,今年全年信贷增长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大家担心引发通货膨胀或带来一定的通胀压力。但从目前中国情况看,充实的信贷供应并没有大幅增加国内需求,还有一些领域产能过剩。到7月为止,PPI、CPI仍然为负值,8月份预计也不会发生急剧性的变化。

  中国稳定增长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贡献

  张晓强还表示,不存在中国经济拯救全球经济的情况,但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大贡献。

  他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在全球经济衰退、多数经济体都是负增长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个大的亮点。中国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本身的发展必然对世界经济发展直接产生作用。

  中国可从金融危机中汲取五点经验

  张晓强认为,对中国来说,至少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汲取五点重要的经验:

  首先,在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下,国际需求大幅萎缩,给中国这种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一定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逐步形成内需、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协调拉动的发展格局。

  第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这次是核心出了问题,造成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所以,一定要在汲取这次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来发展金融业。一方面要坚持金融业的创新和不断发展,又必须同步完善对金融业的外部控制和内部监管机制。

  第三,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下,遭遇困难甚至破产的中国企业往往是那些缺乏核心竞争力、技术水平低的企业。今后,中国必须通过加大创新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科技的作用,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使中国企业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

  第四,中国已经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30年取得的巨大成绩与不断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紧密关联。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应更加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第五,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证明,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今后,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加强改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使“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形成一个更好的互动关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