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借力资本市场 实现跨越发展

  ——访中国中冶总裁沈鹤庭

   前言:

  自2009年8月31日刊登招股书以来,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高管已经前往上海、深圳、广州及北京等投资者密集之地进行路演。据笔者了解,公司本次路演推介取得良好的效果,公司的投资价值获得投资者的广泛认可。9月9日将是公司A股股票的网上申购日。同时,中国中冶作为今年唯一一家以“先A 后H”方式发行的公司,H股相关发行工作也正在顺利推进之中。值此之际,笔者采访了中国中冶总裁沈鹤庭先生,对于投资者关心的诸多问题和沈总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1.沈总,您好,中国中冶的发行上市将使得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筑工程板块再添优质蓝筹,目前广大中小投资者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我国政府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将对中国中冶有哪些直接影响?

  答:我国政府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相当于2008年中国GDP的16%,其对于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拉动强度都是巨大的,目前方案主要集中在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加快清洁能源工程、废水工程等的进程等等方面。

  对于中国中冶而言,公司的工程承包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将直接受益。

  就工程承包业务来说,根据测算,此次刺激政策对建筑行业影响巨大,2009年来自刺激方案的预计投入将占到原建筑领域支出总计的23%。此外,在4万亿总投资中与基础设施相关的投入占到总投资的80%以上,而这正是我们工程承包业务覆盖的范围。

  就房地产开发业务来说,国家发改委表示要划拨出2,800亿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而建设部也在启动9,000亿住房保障投资计划,这为我们房地产开发板块的保障性住房业务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同时我们也可以依托保障性住房项目,充分利用工程承包板块的施工能力,增强板块间的协同效应。

  2.通过招股书发现,目前公司的工程承包业务在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比超过80%,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请问公司的工程承包业务未来将如何发展?

  答:是的,工程承包业务是中国中冶业务的核心。在这个领域,我们的市场优势突出,竞争实力明显。就公司该业务板块的发展思路而言,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项业务,从而强化在国内冶金工程承包市场中的领先和主导地位,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拓展非冶金工程承包及海外工程承包市场。

  未来我们计划从三个方面来加强公司的工程承包业务:一、以技术创新为依托,争取在国家钢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尽可能享受钢铁产业调整带来的市场机遇;二、积极开发新的非冶金工程承包市场,主要是拓展公司在房屋建筑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环保工程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最大限度地优化经营结构,扩大规模,降低经营风险,保持可持续发展;三、在尽可能进行风险控制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尤其是增加在发展中国家的投入,重点开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的市场,积极开拓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市场。

  3.我们发现,公司目前拟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包括工程承包以及资源开发业务,请沈总向我们介绍下公司在海外业务中的优势?公司将如何规避风险,主要将开拓哪些海外市场?

  答:中国中冶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历史悠久,在海外完成了大量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口碑,“MCC”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已经越来越高。在海外业务开发上,公司拥有大量冶金工艺核心技术,其中某些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具备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等完整的工程承包产业链,在承揽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时具有其他工程承包商无法比拟的成本控制能力及整体协调能力。我们还有价格优势及工期优势,与其他国际知名的冶金工程承包商比,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报价相对较低,项目工期较短,具备较高的“性价比”。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

  在规避海外业务的风险方面,我们也比较有经验。比如,选择与我国关系较好的国家开展业务,努力处理好和当地政府及业主的关系,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及风土人情等,在选择目标市场以及进行项目竞标时能够充分、准确的评估相关风险并将其反映在价格中,指派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或当地团队进行有效管理等等。

  中国中冶的海外业务主要体现在工程承包、资源开发两个方面,工程承包业务的主要拓展区域包括南亚、东南亚、南美和中欧等地区,而资源开发等业务的主要拓展区域包括南美、澳大利亚、非洲等地。

  4.公司的钢结构业务构成公司的一大亮点,请沈总介绍下钢结构业务的规模,制造能力和技术优势如何?

  答:钢结构业务是公司的装备制造业务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实也是我们的一大亮点。

  目前中国中冶生产的钢结构产品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建筑钢结构,包括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塔桅钢结构、网架结构和轻型门式刚架;第二类是特种钢结构,包括压力容器、球罐和高炉炉体等。我们生产的建筑钢结构产品主要被应用于大型会展、体育场馆、航站楼、厂房等,公司特种钢结构产品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的生产线。

  中国中冶在钢结构的研发、设计、制造和安装方面处于中国领先地位,是我国钢结构生产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和工艺技术水平最高的企业之一。2008年,公司钢结构产量约达200万吨,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的统计数据,占全国钢结构产量的10%左右,并获得了我国钢结构工程最高荣誉的“中国建筑钢结构金奖”等奖项。

  无论从企业规模、产品产量、技术实力还是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行业内竞争对手与我们相比,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国际上,公司作为中国钢结构的领军企业之一,钢结构产品已经逐渐得到认可。此外,公司在钢结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也对工程承包业务形成了强力支撑,钢结构工程已经成为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5.请问沈总,公司是怎样介入资源开发业务的?公司的资源开发业务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我们的资源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铁、镍、铜、铅、锌等基础金属领域。可以说,公司介入资源开发业务不是偶然的,主要是利用工程承包板块积累的设计、施工、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经验保证了资源开发业务的成功,充分利用了工程承包业务广泛的海外业务触角、客户基础及知名度,进一步增强中冶海外资源收购的能力,以获得更多大型、优质的矿产资源。

  目前,历经数载的经营管理,中国中冶在资源开发领域已积累了诸多丰富经验。公司的第一个资源开发项目——位于巴基斯坦的山达克铜矿于2003年8月投产,至今已有近6年的经营历史,该矿年产粗铜约1.8万吨,收入规模维持在达10亿人民币左右。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对国内短缺,仰赖进口的金属资源需求持续强劲。以铜为例,从2001年至2008年,我国铜消费以平均每年11.3%的速度增长强劲。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长,对铁矿石的需求也逐年递增。同样,铜、镍、铅、锌等金属2001-2008年中国年产量的增长速度也远低于消耗量的增长速度,自给率较低。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金属价格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疲软。但是2009年以来,随着供需的改善,金属价格明显回升,在主要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前景仍然看好的情况下,因此,中国中冶的资源开发业务的需求和盈利前景长期向好。

  6.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的总体表现不错,请问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发展思路是什么?

  答:确实,整个房地产板块较有潜力。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整体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新增人口的住房需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住宅改善性需求,既是构成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中冶将房地产业务作为主业之一,公司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主要分为保障性住房、土地一级开发和普通商品房三个部分。其中,保障性住房和土地一级开发主要是依托中冶良好的政府关系和完善的产业链优势及强大的施工能力而实现发展的。公司的目标是通过提供土地一级开发、保障性住房开发、商品房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等一揽子服务,为城市建设提供综合性服务,成为“基础设施综合开发商”。此外,如果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土地储备,公司也会继续开展中高端商品房开发,特别是以写字楼、商铺为主的城市综合体开发,提升整个房地产板块的盈利水平,扩大“中冶置业”的知名度。

  我们未来的规划是2013年收入规模占比达到约7%,在为公司贡献收入和利润的同时,亦可为工程承板块包板块提供业务发展机会。

  7.经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希望了解下中国中冶的新签订单情况如何,是否有足够的合同订单来支撑起2009年及2010年的业绩?

  答: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一定影响,但中国中冶通过有效推进各项措施来积极降低不利影响,未完成合同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达到人民币1,701亿元和人民币1,723亿元。2009年上半年,伴随经济的复苏,公司未完成合同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达到人民币1,802亿元和人民币797亿元,这些订单为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订单的结构来看,我们优化业务结构的努力已经取得实效。2009年上半年,新签合同中冶金工程承包业务的比重有所降低,非冶金工程业务的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尤其是在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也显示公司在工程承包板块的多元化战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大幅增强公司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

  8.本次上市,募集资金投向如何?对于中国中冶有着怎样具体的意义?

  答:本次募集资金投向主要是围绕公司各大业务板块展开的,分布在资源开发、技术研发、设备购置、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等领域,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相契合的,将有利于公司把握市场机遇、提高自身运营水平、提升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此次上市,将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崭新里程碑,对于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优化公司激励制度和管理机制,提升公司品牌,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具有积极意义。(CIS)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