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规划产能远超50万辆 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

  不少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仅是通过外购组装生产

  ⊙记者 吴琼 编辑 梁伟

  

  当各地大举规划打造新能源汽车基地时,工信部、发改委领导首次警告热度过高。而据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各地在建项目或规划产能远远超过政府汽车振兴规划中提出的50万辆规模。

  近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呈现一哄而上、遍地开花之势。埋下了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风险。”发改委行业协调司司长陈斌也强调新能源汽车应健康发展。昨日,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政府主管部门后获悉,“目前新能源汽车确实存在投资过热,目前在建项目或规划产能远远超过政府规划。”今年3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指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该《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作为汽车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1年。

  但据各地已经披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显示,规划产能总和已经远远超过50万辆,两、三个省市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已经超过全国总规划。依托北汽集团,北京市计划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至少将达到1万辆。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设想,2010年,上海将形成1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2012年产能达到10万辆,2015年升至30万辆,整体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尽管号称电动车之王的比亚迪汽车未宣布其新能源汽车规划,但其产能远远超过其他汽车企业已不是秘密。长安汽车宣布,拟首期投资25亿元建设新基地,预计2012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30万辆整车、100万台发动机的年产能规模;最终产能将达到60万辆整车、200万台发动机。吉林省计划依托一汽集团等企业,2012年形成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

  在合法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外,还有一些违规上马新能源汽车的行为。陈斌指出,“不少企业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仅仅通过外购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此举旨在借新能源汽车项目谋求整车生产资质。”

  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放在国家战略高度,旨在于通过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缩小甚至赶超和欧美日发达国家的距离,但外购组装模式显然将有损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因此,原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严厉反对,“为了获取国家财政补贴,有些企业不是加紧研发积累自主知识产权,而是迫不及待地购买国外的电池关键部件、控制系统进行拼装,并美其名曰为‘系统集成’。历史经验证明,如果第一例拼装的做法得到支持,那么十个、百个事例将接踵而至,届时拼装将大行其道,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将灭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