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财长呼吁建立更强大国际金融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 02:0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高健

  肯定经济刺激措施中期效果

  作为二十国集团(G20)在伦敦金融峰会后的首次集团高级别会议,旨在 “清点库存”的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对全球各国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在会议发布的联合声明中,G20财长确认了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现状正在改善的事实。不过,声明做出的各国仍需继续刺激经济的表态显示,全球的经济刺激措施在效果上来说尚未完全显现。此外,各国财长还在会议上呼吁全球金融行业进行包括降低金融衍生品杠杆率在内的多项调整,并通过联合声明表达了同意建立一个更强大国际金融体系的立场。

  “退出政策”求同存异

  根据联合声明,与会各国达成如下共识:全球经济正在改善,但各国仍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前景持谨慎态度。因此,“各国将继续实施果断的、必要的财政支持措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直至经济稳固复苏,但这些政策必须与物价稳定和长期财政可持续保持一致。”

  美国媒体指出,上述公开表态实际上是对今年4月初伦敦金融峰会制定的一万亿美元刺激措施力挺全球经济策略的一种肯定;而就继续实施刺激措施达成一致,则显示了全球刺激经济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全球经济止跌复苏的趋势仍需得到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联合声明还就备受关注的经济刺激措施“退出政策”问题做出了回应。根据联合声明,各国同意有必要在经济实现稳固复苏后,撤销特殊的财政、货币和金融部门支持措施,但退出过程必须透明、可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协调下,各国将制定出协调一致的退出政策,同时必须认识到 “退出”的规模、时机和行动顺序将因不同国家和不同的政策类型而不同。

  美欧“死磕”三大问题

  不过,各国财长在“退出政策”问题上存在着的较大争议并没有反映在声明文本中。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表示,美国和全球经济已经显露出增长的初步迹象;但他警告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就撤出旨在促进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还为时过早。而作为欧元区主要经济体的德、法两国则认为,虽然现在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并不现实,但应尽早制定“退出政策”,以防财政赤字上升和螺旋式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比之下,尽管在金融行业应关注长期表现和降低金融衍生品杠杆率的端点上达成一致,但美欧在金融业调整的另外两大矛盾,较之“退出机制”问题则更为尖锐。首先,盖特纳表示应该提高所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并希望全球各经济体能够在2010年内就这一问题达成一致。对于这一提议,德国及法国政府均表示反对,其中法国财政部长克里斯汀·拉加德更是公开表示她并不赞同盖特纳的观点。而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则在表示支持美国所提出方案的同时承认,各国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很大分歧。

  其次,美欧在对金融高管实行薪酬限制方面的意见对立更是从会议前延续到了会议结束。8月底,法、德、英等国先后单独或联合呼吁,将在本月下旬召开的匹兹堡峰会上采取统一行动,对金融业薪酬采取强制性措施,以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重演。然而,出于保护纽约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考虑,美国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不够积极,会议联合声明中也没有涉及有关限制银行家们薪酬的内容。

  匹兹堡峰会“预热”连场

  此外,对于有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焦点问题,与会各方在同意建立一个更为强大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表示欢迎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贷款安排进行彻底改革,并将在2010年春季之前完成世界银行的改革,在2011年1月之前对IMF的配额进行新的审查。同时,联合声明还就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打击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表达了一致意见。

  从会议安排来看,本次伦敦财长会议同时起到了评估此前政策效果和为接下来的政策制订提供协调立场空间的双重作用。这意味着,定于本月24日至 26日召开的匹兹堡首脑峰会,将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协同行动纲领,因为“去年10月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寻求各经济体协同合作是全球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必要基础。”

  部分西方媒体同时指出,G20各国首脑在匹兹堡峰会上的立场,也将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未来三周内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而在本次G20伦敦财长会议后接连召开的一些国际性经济会议,更将为匹兹堡峰会起到“预热”的效果。本月6日和7日,由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央行总裁参加的全球经济会议将在国际清算银行所在地瑞士巴塞尔召开;随后,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夏季峰会也将于本月10日至12日在中国大连举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